2012年1月15日 星期日

勇於面對改革



    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家,他主要是改革了舊的羅馬天主教,讓宗教成為一種發自內心的信仰,而拒絕以一種虛幻、權威的方式迫人相信,他在羅馬書中曾寫下這麼一段話─“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聖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
    馬丁路德對宗教興起改革的念頭是他對教廷“贖罪券”的反對;教廷當時為了要興建羅馬的聖伯多祿大教堂,所以由教宗發行了“赦罪書”﹝也就是以後所稱的贖罪券﹞,意思是信徒繳一定的錢就可購買贖罪券,然後去向指定的神職人員告解,你的罪就可得到赦免了。現在聽起來很是荒謬的事,在當時竟是多數人認為理所當然的事,路德諷刺的說:“隨著銀幣落入盒子裡的聲音,靈魂就升天堂了。”
    所以他在1517年萬聖節的前夕提出了《九十五條論綱》讓人們思考人的罪是唯有與基督直接坦誠,並接受其救贖;而不能間接透過神職人員以金錢來換取。這項立論在當時受到教廷的大加撻伐,且攻擊他的言論及行動來自四面八方,接著他又受到教廷對他的審判,但一路他都以聖經教義中的良知超越主教的權威為自己辯護。
    儘管馬丁路德的思想在當時漸漸影響了許多知識份子及信徒,但畢竟由人所建構起來的權威還是頑強的抗拒改革。就在人們都激動的為改革與反改革間爭辯不休時﹝1517年﹞,一個由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所批准的探險船隊出發了,上面所載的船員竟都是葡萄牙人,領航人斐迪南‧麥哲倫;葡萄牙國王反對這趟探險活動,但看到西班牙國王贊助,不由得他是極盡唱衰之能事,還派人想去行刺麥哲倫,以破壞這次探險。
    當探險船隊橫渡大西洋穿越美洲進入太平洋,已是1521年3月間的事,在行經菲律賓宿霧附近的馬克坦島時,麥哲倫率領水手與當地土著激戰,因而喪生。但所餘傳員仍於1521年11月整裝出發,於次年5月20日繞過好望角,於9月6日抵達西班牙,完成了人類証明地球是圓的探險活動。這個活動對當時的人們有很大的啟示作用,就是人不再固執原先的觀念,並開始用科學實証來推斷事物。也自此開始宗教思想的解放使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運動蓬勃發展起來。
    台灣曾歷經反攻大陸、本土化運動,現在正要邁入兩岸和諧的新紀元,台灣人民應該效法馬丁路德改革的信念,也要有勇於面對以往錯誤觀念的態度,畢竟現實就在悄悄中降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