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五十歲以後回到魯國當官,從中都宰﹝相當於一個縣官﹞一直升任至司空﹝管公共工程的次長﹞,大司寇﹝司法部長﹞;地位僅次於季桓子、叔孫武叔、孟懿子﹝俗稱的三桓﹞。其實最先發掘孔子的是陽貨﹝也稱陽虎﹞,陽貨是季氏的管家,幫季氏看管采邑費;他趁季平子過世的機會,一舉據住了費,還綁架季桓子,迫他交出公卿的權力。由此我們知道當時魯國的政治情勢是:公室卑,政在三桓,而三桓又各自受制於其家臣。
孔子出仕的目的就是要把公室﹝魯君﹞的權力恢復,抑制三桓;但對於同樣竊據三桓權力的家臣,也是孔子要消滅的對象,當然不屑為其賣力;因此才有論語陽貨篇,故意不見陽貨,且趁其不在家回訪的一段記錄。
孔子想要削弱三桓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把他們被竊佔的封邑拆除城牆,解除武裝;而且這工作是要三桓的配合,也就是各自把手中掌控的兵力集合起來,一一去把封邑奪回來;這就是史上的“墮三都”。
這一件削藩的政治工程最後功敗垂成,究其原因有三:一是魯定公的意志力,在墮三都的大軍遇到孟孫氏封邑成城的頑強抵抗時,不能堅持到最後,以致前功盡棄。二是三桓對孔子墮三都計畫的支持是出於無奈,當封邑一一被解除武裝後,又後悔挾持公室的能力不再;因此孟懿子才表面與子路的墮城大軍一起攻成城,然與家臣公斂陽已有默契,準備頑強抗拒。三是外國勢力的介入,齊國的黎鉏接到魯國少正卯的通敵情報,力勸齊景公派司馬穰苴率兵至郈城附近下寨,伺機而動;雖未得逞,但魯國這次削藩行動已造成國際間的覬覦,咸認魯國分裂將有利於各國。
孔子的政治改革失敗正說明了執政者的意志力、改革動力的凝聚及內外情勢的掌控,三者缺一不可。這也是今日台灣要實行政治改革最主要的三要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