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改革之路



    晁錯是漢景帝的老師,也是漢初很少有的儒學家,他主張削藩,還對景帝上了一個“削藩策”,說吳王劉濞“削之反,不削亦反”,景帝聽從了這位老師的話,結果不只劉濞反,楚王及其他五國都反。景帝這下才緊張起來,因為根本沒有足夠的力量應付諸王的聯合叛變,這是晁錯的第一個錯誤,在沒有萬全的軍事及政治作後盾的情況下,為什麼冒然提出這樣的主張呢?
   在萬分急迫的狀況下,他自己又給自己下了一味毒藥,那就是奏請景帝殺袁盎,因為袁盎曾是吳王劉濞的相,數次召他回京述職,他都說劉濞沒有造反的意圖,所以殺他警告劉濞,這真是致命的餿主意。袁盎求見景帝,故意避開晁錯,對景帝說:現在七國都說要“清君側”,指的就是要除去晁錯,聖上要向諸王証明自己不主張“削藩”的唯一方法就是殺晁錯。景帝急著平息七國之怒,便只有犧牲晁錯一途了。因此故意差人去請他入宮,等他經過東市,就把他推至大馬路中間腰斬了。
    晁錯削藩的意見是否就完全錯誤呢?其實賈誼在治安策中也主張削藩,他的政敵袁盎雖袒護吳王劉濞,其實也是阻止吳王與朝廷反目。朝廷中大部分的官員都知道諸侯勢力作大,已成尾大不掉之勢。但只有晁錯“瞎子不怕槍”公然主張削藩,他還因此看不起那些不敢說真話的大臣,袁盎便是其中之一。總之,晁錯是在朝廷沒有萬全準備的情況之下,強行推行削藩政策;他個人更是在朝中無人支持犯眾怒的情況下,還遷怒袁盎,結果為自己惹下殺身之禍。
    馬政府最近對國營事業的改革是否會走上晁錯的老路呢?上述晁錯的第一個錯誤是不自量力,支持他的人只有景帝,也在重大壓力下屈服於現實;馬對國營事業開刀,是否也是孤掌難鳴呢?晁錯還犯了另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派人暗殺袁盎,認為他是唯一反對削藩而且可能威脅他改革的人,但袁盎卻利用強大的形勢逼迫景帝殺晁錯,而為自己報了被刺之仇;馬英九對國營事業的改革是否也在撼動一個堅實龐大的利益集團,而忽略了自己的唯一支持力量正因油電雙漲而逐漸潰散的人民呢?
    晁錯的立論沒有錯,其手段及背後支持他的景帝才是失敗的原因;馬英九也應檢討改革的手段與支持他的力量是否夠堅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