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莫臥爾王朝是由蒙古的帖木耳征服後,一直到他的第五代孫巴布爾才建立的王朝。巴布爾的祖母是成吉思汗的子孫,所以巴布爾具有成吉思汗與帖木耳兩大強者的血統,他率領一支一萬兩千餘人的部隊擊潰了土耳其人的十萬大軍,攻佔德里,自此建立了莫臥爾王朝。
莫臥爾王朝一直傳到第三代領導人阿克巴大帝,才達到鼎盛時期,在印度歷史上與阿育王齊名。阿克巴初即位時只有十三歲,由野心勃勃的舅舅穆阿扎姆攝政,並想逐步篡奪王位。但十八歲後的阿克巴強悍勇猛,有一天升殿主持國政會議,直接令坐在攝政席上的舅舅跪到面前來,令他代表自己去麥加朝聖,使他從此退隱,由自己獨力執政。
初執政的阿克巴極力向外擴張領土,他利用武力與懷柔的手段征服了北印度及更遙遠的西北地區,包括波斯等中亞地區,南方幾個國家也陸續被他收入版圖;對於願意歸順的地區,他就仍讓原來的領導者管理,並娶其女,將其子孫攜至德里委以重任;對於不願歸順的地區,他就以屠殺及羞辱該執政者的方式使其徹底瓦解。阿克巴在擴張領土上所表現的貪婪與殘暴與其祖巴布爾甚至帖木耳都有幾分神似。
但阿克巴在內政上的建樹卻是他先祖們所不及的,首先他對土地重新丈量,將全國劃分為182個稅區,分別依農作物收成的情形課稅;廢除將戰俘賣為奴隸的習俗;下令取消人頭稅、香客稅、田賦附加稅等,遇有天災人禍就免除田賦;統一全國度量衡,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尤其他在宗教上的寬容大度,使他這位信仰伊斯蘭教的領袖能統治多數印度教徒的國家。消除兩宗教的磨擦,首先選用印度教人士為官員,自己娶印度教貴族的女兒為妻,在其宮廷中採用印度教慣例;印度教將牛當作聖牛,不許宰殺,因此阿克巴也禁止宰牛。但他也不是盲目的崇拜印度教,對於印度教中寡婦自焚殉身的習俗就嚴格禁止,其他如殺嬰、童婚、近親結婚及不許寡婦再嫁等也極力反對。
阿克巴是個文盲,但他每天要聽別人朗誦各種書籍,以增加自己治國的知識。他還是個藝術迷,對繪畫、音樂都有很高的造詣,並且要求手下的官員也要學習波斯文及印度文。所以他雖馬上爭天下,卻也能下馬治天下的優秀執政者,在他五十餘年的執政時期,使莫臥爾王朝在經濟、文化、宗教、藝術上的成就都達到空前興盛的狀況。
阿克巴的強悍與悲憫,體恤與明辨使他成為一代聖君,這與他沒有受過正統的教育有關,從來不懂得什麼是倫理,讓他能以王者之尊屈服舅舅的野心;從來不探究宗教的對立,讓他能以伊斯蘭教徒身分尊崇異教而無人能有異議;從來不知什麼是宗教禁忌,讓他以異教徒身分深入改革印度教的陋習;從來不以自己知識的淺陋而掩飾對音樂繪畫的愛好。這就是一個能突破禁忌,不畫地自限偉大領袖的風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