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計畫是美、英、加三國自1942年至1946年一項製造原子彈的計畫,該計畫的負責人是美國物理學家奧本海默,但同時被稱為原子彈之父的還有一位來自義大利的科學家,那就是費米;費米的另一項偉大成就就是核能發電,他首創可以自行持續鏈式裂變的核反應爐,於193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是個天才型的物理學家及數學家。
費米在芝加哥大學任教,他就是那種貌不驚人,成天在校園裡與學生天南地北胡蓋一通的教授,他所指導的博士生,有六位繼他之後得到諾貝爾物理獎,其中包括了李政道與楊振寧。
“費米邏輯”指的是把複雜困難的問題拆解開來,形成幾個簡單容易的問題,只要解決了這些簡單容易的問題,那個複雜困難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最常舉的例子就是地球表面大氣層的質量是多少?這個問題看似龐雜難解,但如果知道一個標準大氣壓為101.325Pa的人就該知道那是指一平分公分面積所承受空氣的重量,而如果又知道咱們地球的半徑約是6400公里,就不難算出地表面積,再乘以每平方公分的空氣重量,就可以得到大氣層空氣的總重量。
他不僅會舉這樣簡單的例子給學生們聽,還親身經歷;當時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有一項核試驗,他事先得知準確的時間,就在學生面前,站到講桌上,手拿一張紙,然後請幾位同學分別計時,當震波傳來時,他隨手一放,那紙片便隨風而飄落,當落地的剎那,學生分別報出他們所測的時間,於是他就在黑板上演算該爆炸的威力,很快就得出約一萬噸黃色炸藥的威力,學生們當時仍將信將疑,但三天後由核試爆單位以電腦計算的結果發佈,與費米以人工計算的數據相差竟不到0.1%,同學們才大為震驚,因為費米當時只花了五分鐘的時間就得出了結果。
世界上許多問題的解決其實都適用費米邏輯,譬如說台灣的經貿困境有部分來自國際社會的排斥,而該排斥絕大部分的因素來自中共政治的干擾;而本來我們可寄望的WTO,卻因為多項阻撓,近來的趨勢竟轉為區域整合與單邊自由貿易協議 fTA 取代;而中共與我們都是該取代方案中相對進度落後的國家,但原因不同,中共因開放國內市場的壓力過大而進度緩慢,我們則因中共的干擾也進展有限;然而由於中國近年的經濟突飛猛進,許多國家都想藉此爭取更多與中國的貿易與市場機會,我們則由於政治上的緩和改善兩岸關係,進而逐步完成ECFA的架構,以先易後難的方式逐項突破,其中服貿協議就是一例,這就是我們所利用的費米邏輯,藉與中國率先完成自由貿易協議的內容,進而引導想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企業可以我為跳板。
但近來前國策顧問郝明義卻批評政府“罔顧國家安全、破壞民主秩序、錯亂政府體制”,他批評的每一項都不屬費米邏輯的範圍,而是製造紛爭,妄加揣測,還好他請辭國策顧問,否則他是越顧問越亂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