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死後,首先各神經纖維突觸間的傳導中斷,所以自主神經也無法 控制心跳及呼吸了,脈搏自然平息下來,從身體各部分傳回大腦皮質 的感覺也隨之停止下來,所以那時生物也不會再有感覺,瞳孔不會再 隨外界光線的強弱作出反應;這就是目前對死亡的認定標準。
其實死亡可能早在數十個鐘頭前就進行了,例如腸的蠕動,平滑肌的 收縮及造血功能等,但持續進行的死亡在通過心跳停止及瞳孔放大後 仍繼續進行,部分臟器的功能,所以器官捐贈者的臟器有些至死亡後 數天摘除仍能維持運作,沒有人知道身體上哪一部分是堅持到最後的 。
不過最新的科學發現神經元細胞的核心在死亡宣告後仍持續放電,而 且能進行很長一段時間,據估計至少36小時以上,人的大腦皮質部 是神經元匯集的地方,而它管人的記憶,人死後這些神經元繼續放電 幹什麼?有人說要傳輸出去的訊息傳不出去,只能自我放電降低累積 的壓力;但有一派人認為那是在回憶,將一生中記得最牢的那部分釋 放掉,所以人可能死後腦子裡一直重播部分畫面,直到播完為止。什 麼記得最牢就重播什麼,如果那都是快樂的回憶未嘗不是一件美好的 事;但也可能是一輩子的悔恨及錯誤的重映,那就不美妙了。
這些放電的現象會產生一種低頻的電波,如果被側錄下來再經過系統 的分析,就可以知道這個人以前作過哪些虧心事,哪些引以為傲的事 ;所以有人在剛死的人眼球虹膜上作紅外線攝影,可看見死者最後看 到的景象,譬如兇手的面貌。或者這種放電現象就是在傳遞某種訊息 給某個世界作紀錄使用的,那不就是我們所說的靈魂嗎?
其實死亡可能早在數十個鐘頭前就進行了,例如腸的蠕動,平滑肌的
不過最新的科學發現神經元細胞的核心在死亡宣告後仍持續放電,而
這些放電的現象會產生一種低頻的電波,如果被側錄下來再經過系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