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共和黨自1861至1933年將近72年的執政可說是史上執政最長紀錄的政黨,這段期間的民主黨處於長期分裂,總是在經濟政策上模稜兩可,難取得共識,當1893年美國陷入經濟大恐慌時期,嚴重衰退導致民眾對政府的信心全面崩潰,例如在對企業、農民、退伍軍人的生活補貼的議題上就紛擾不斷,有人認為企業如果倒閉會造成嚴重的失業,而像軍人及農民則無法抗拒高漲的物價會造成社會的動蕩,另一方面則認為這些保守策略會使經濟更難恢復,通貨膨脹的陰影將如影隨行;所以代表民主黨的格羅福‧克里夫蘭卻能在一片共和黨執政的政治圈裡脫穎而出,兩度挑戰成功成為美國歷史上任期不連續的總統,其實中間一次落選的普選票還是領先對手,僅在選舉人票上以些微差距敗給對手。
這位美國總統以誠實、自強、正直、堅守原則而獲人民的青睞,他雖然以反對高關稅、自由鑄幣、通膨及剛剛說的補貼為主要政見﹝這些政見都不受人民的歡迎﹞,卻仍然擊敗對手成為人民期望有所改革的目標,這是因為他對政治腐敗的痛恨及群帶關係的排斥,甚至對政黨過度介入政治事務的不滿也讓人民寧可犧牲部分經濟上的損失也要讓他來整頓醜陋的政壇。
克里夫蘭的第二任期遇到了普爾曼大罷工,這是由向來支持他的勞工所發起的罷工,抗議僱主長期不加薪,但克里夫蘭卻意外地要求鐵路運輸不可中斷,這讓運輸工會感到不滿,質疑他的立場,但他仍堅持。另一項堅持是對放棄金本位的態度,當時有所多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的衰退是因為堅持金本位,如果讓銀幣流通替代美金的發行,則可使市面的通貨寬鬆,但他認為這是擾亂金融市場的說法而予以拒絕。我們都知道克里夫蘭的這兩項堅持都沒有達到後來預期的效果,但由於他的態度使得他的一些政策讓支持者充滿信心,這就是一位政治家建立民眾信心的所在。如果我們對政治人物的操守及其道德觀是可以隨時調整的,那就要接受一個欺騙我們的政客隨意擺佈我們,因為那是我們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