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含恨的悲劇英雄﹝吳起篇﹞


 第二位當屬吳起,他其實是衛國人,當年想憑自己三寸不爛之舌遊說國君換取功名,然而不見用於衛君,還把家產揮霍殆盡,鄉鄰都恥笑他,他竟然一氣之下殺了三十多人,為了躲避刑罰逃到了魯國投在曾子門下學習。他一心想成大功立大業,即使接到母喪的家書,都置之不理,曾子得知後,將他趨回。後來棄儒從兵,成了繼孫武後偉大的軍事家。他到魯國求仕,當魯國與齊國交戰時,魯國國君本來要起用他,卻因為他妻子是齊國人而有所顧慮。吳起得知自己不為所用的原因後,回家毅然殺了妻子,表示自己不會傾向齊國,可見他是一個多麼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呀!
    他帶兵也異於常人,與士兵們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飯菜,士兵中有腳上長瘡的,他用嘴去吸裡面的膿,所以每一個士兵都願為他拼死效命。他雖有戰功,但畢竟在魯國朝廷裡還是因他是衛人而排擠他。所以他又去投靠魏國,魏文侯是當時最開明的君主,由李悝引介而成了魏國一名將軍,在與秦一戰中勇奪五座城池而聲名大噪。魏文侯封他為西河郡守,抵抗秦、韓兩國的入侵。歷經大小七十餘場戰役“闢土四面、拓地千里”。但魏文侯死後魏武侯繼立,本來應起用吳起為相的,竟突然任命了田文﹝魏國貴戚﹞,他三問田文,論行軍的能力、管理官員的能力、戰功,田文都自嘆弗如,但田文說:國君年少,全國憂慮,大臣沒有親附,百姓還不信賴,在這個時候,是你任相合適,還是我任相合適呢?吳起沉默許久,才知道自己敗在出身上。
    但楚悼王很欣賞他,派人去邀他來任相,他一接任,就嚴明法令,裁撤掉一些冗員,廢除一些已很疏遠的公族,把節餘的錢用在軍事上,幾年不到的時間,就使楚國變成一個軍事強權國家。但等楚悼王一死,那些曾被他裁撤的官員及廢除公族的人都藉機反撲,吳起跑到未下葬的楚悼王屍體前抱屍痛哭,但反叛者仍以箭射殺他。這就是吳起的一生,盡一切努力求功名利祿,但都無法得到應有的回報,最後含恨而終。
    吳起所處的時代距今已2600餘年,當時所謂的“血統不正確”、“政治不正確”至今仍瀰漫整個政壇。當年推舉李登輝為國民黨主席,竟然為舉手通過或起立鼓掌兩種方式鬧得不可開交,被譽為“民主先生”的李登輝何以計較這種“政治不正確”;出走的李登輝批國民黨為“外來政權”有別於其“本土政權”就是所謂的“血統不正確”。所以竟管政治形態從封建走入民主,人陰暗的心靈裡仍甩不開各種創造出來的“不正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