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若夫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



   孟子的意思是有志之士是不會等待時勢,而是奮發有為,開創新局。“文王”是形容救世的聖人。所以鼓勵後世的人要不斷自我努力去克服萬難,而不是消極的等救世主降臨。
    這句話對現代人而言尤其重要,民主政治定期投票改選,雖不致選出什麼混世惡魔,但若要期待聖王明君,也不切實際;西方人說從一堆爛蘋果中挑一個比較不爛的,好像也太看衰民主政治的發展了;不過確實一個領導人會影響一個國家的發展方向及人民的價值判斷;像中共領導人毛澤東,把全大陸帶進一個顛覆傳統的時代裡,否定了一切過去及世界上多數人的經驗法則,也許初衷是想徹底改造中國人,但卻把中國置入一無法自拔的泥淖中。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實行三十年來,中國人從缺乏自信到充滿自信,難道真有河東河西的讖語,其實說穿了只不過是回到了正常的思維模式中,照著前人的腳步前進。
    台灣人雖躲過文革的洗煉,卻逃不過自我意識的擴張,始終無法從壓抑的情緒中解放自我,放棄在既有經濟成就上的努力,投入冤冤相報自我人格分裂的政治鬥爭中,是誰如此撕裂我們曾有的和諧與團結,不都是那些不肯放下政治權力的政客嗎?現在在台上叫囂自己受到壓迫的
人哪一個不曾享有壓迫別人得到的利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