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為政不取



    在吳越相爭中,有三位名垂青史的重臣分別在各自陣營裡影響著主政者的意志,成敗各異;其各自下場亦有不同。三人分別是在吳國陣營裡的伍員;及越國陣營裡的范蠡及文種。
    伍員滅越的主張沒有被吳王夫差採納,悲憤就義後,還囑吳王將他的頭懸在南門上,他要親眼看越軍攻入姑蘇城。後人說他三諫而不去,是自取其辱;其實稍微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伍子胥與吳王闔閭﹝夫差父親﹞彼此榮辱以共,子胥已是吳國顧命大臣,與吳國共存亡,怎能棄之不顧?
    范蠡則是越王勾踐的上大夫,夫椒一役敗北後,就勸勾踐“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後來還陪勾踐赴吳國為俘虜三年,以“忍以持志,因而礪堅,君後勿悲,臣與共勉!”勉勵勾踐堅此百忍;等回到越國後,又策劃“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復國滅吳大業,最後終於取得勝利。但范蠡卻在此時,向勾踐辭去上將軍的職位,隱於齊國海濱,結蘆而居。他離職後,並向他過去的同僚文種寄了一封信,信中“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子可以去矣!”除了勸文種見好就收以外,還透露了他離職的原因是“句踐為人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逸樂”。范蠡用捨進退是所有立過汗馬功勞的臣子應該效法的,正如魯仲連拒絕趙平原君的賜封時說的“所貴於天下士者,為人排難解紛而無所取也。即有取,是商賈之事,連不忍為也。”不為富貴而屈於人下,寧貧賤而輕世肆志。
    文種雖接獲范蠡的書信,卻未及時離去,後竟被人誣陷有謀反意圖,而遭勾踐賜死。他生前曾為勾踐制定了“伐吳七術”結果只用了三術就伐吳成功,勾踐賜死他時,令人傳話說:“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意思是:你還有四術未用,就請去陰曹地府與我先王一起研究吧!”
    他們都忠於其君,且力挽狂瀾的拯救國家於危難之際,卻各有不同下場;與其苛責為政者應酬其功,不如為臣者應有魯仲連為政不取的心胸,才能釋懷。
    最近前副總統連戰代表我國出席APEC領袖會議,與中共國家主席會晤,提到連胡五項共識中的和平願景,卻被在野黨批評是代表馬英九與胡錦濤密會協商和平協議;面對這些批評,連戰都能坦然以對,這就是魯仲連為政不取的心胸,使其釋然,所以浸潤之讖,膚受之訴都不能亂其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