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人必先疑也而後讒入之



    范增是秦末著名的政治家,在陳勝吳廣相繼起義後,他也投入項梁的反秦陣營,他的戰略思想是立楚王的後裔熊心為楚懷王,以此來號召天下反秦。這一點就比當時許多起義軍要具備更多的“正當性”,猶如管仲要齊桓公標舉“尊王攘夷”的政治號召,來號令其他諸侯。初期,他的主張是受到項梁及項羽的支持,所以以楚懷王為中心的反秦陣營勢力日漸壯大 ;懷王也因而倚重范增。
    當時兵分兩路進攻咸陽,一路是由懷王所指定的宋義與項羽率主力自趙西進函谷關;一路則是由劉邦率一軍自蜀入關中。項羽在鉅鹿與秦主力軍遭遇,初戰失利,但項羽卻率軍渡過漳河,破釜沈舟以勵士氣,結果大敗秦軍四十餘萬。其實這個結果對劉邦很有幫助,讓他勢入無人之境,很快的便攻入關中,進據咸陽。秦朝在子嬰出降後,項羽大軍才進入函谷關,范增也技巧的把楚懷王升格為義帝。原依義帝與劉邦及項羽的約定,誰先入關中,便封為漢王;所以劉邦先入關中,自然應受封為漢王;但項羽不服氣,項羽認為鉅鹿一役是整個反秦戰爭的關鍵,所以他應先劉邦封王;因此埋下了日後弒義帝,與劉邦反目的導火線。
    項羽先將義帝遷至郴縣,並分封了天下十八諸侯王,自立為西楚霸王,劉邦為漢王。把關中分為三,後為三秦,讓劉邦遷至巴蜀,主要是讓三秦監控劉邦。至此為止,項羽的作為都沒有逾越范增的戰略規劃,范增主張殺掉劉邦以絕後患﹝鴻門宴﹞或利用義帝來號召天下,本就是想把項羽推往天下共主的地位;只不過項羽與劉邦對峙於滎陽時,所曝露出的有勇無謀﹝殺宋義﹞,甚至遭到陳平的離間﹝以為增與漢通謀﹞,是最讓這位亞父所不能忍的,因此大怒說:“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歸卒伍。”然死於歸途中。
    范增作為一個謀士,需要得到執政者的信任與諒解,但項羽卻是一個心胸狹窄剛愎自用的人,根本不值得為其謀;相反地,劉邦就較有容人的雅量與識才而用的智慧。這次國民黨提出的不分區立委名單,給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其中確實有許多社會賢達是早就對現在政治環境厭惡的,而且對向來惡名的國民黨是失望的,但卻能在國家面臨艱困的時刻,不顧清譽的下來淌這趟渾水,絕不是為了拯救國民黨的選情,是真正想為人民貢獻一己之力。所以人民慶幸有這樣賢能之士願盡其力;而國民黨若真有勵精圖治之心,亦該為其營造道路,不可圖其名營自黨之私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