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孔子對子貢所說的一句話,認為君子立身處世的原則中,智與信是最難同時兼顧的。因為信是用來端正智的,言下之意,智有時會出軌;而智也是用來伸張信的,這表示信經常是不被伸張的。所以君子要能謹慎的使用智,卻要盡力的維護信。
子貢這一生中最為人稱頌的一件事就是保全了魯國;他去遊說齊國高氏、國氏、鮑氏、晏氏,讓他們制衡田氏,使田常無法出兵伐魯。並去說服吳國攻打齊國,牽制齊國攻打魯國;再去遊說越國使吳國能專心伐齊。子貢所使用的手段是策動齊國的四大家族共同奪取田常的政權,以遏止田常伐魯;其中當然是充滿了權謀與狡詐。孔子知道後,不贊成子貢的作法,認為他應請求魯哀公直接率兵討伐篡齊的田常,這樣作反而會得到齊國四大家族的協助,並事後感謝魯國的仗義;子貢竟捨此功業不就,卻刁鑽的走策反一途,實喪失了符合正義的大信。
子貢成功維護了魯國政權,卻未滿足老師孔子對誠信的要求,也許是遺憾!但或許有人會認為孔子是否過度要求子貢了呢?孔子真的如此食古不化嗎?其實孔子是要以伐齊為名統合魯國內部的三桓,並為維護法統作一次合兩國大夫家族端正倫理的討逆之役;可惜子貢並沒有這樣作,憑白喪失了一次端正倫理的機會。因此孔子在此所說的信並不是一般人所謂的誠信,而是實踐春秋大義的承諾。
最近民進黨列舉馬英九說謊的文宣,檢視其中,都不是對國家領導人所應有的要求,例如向二二八家屬致歉與赴慈湖謁陵,根本是風馬年不相及的事;主張中華民國重返聯合國與不排除統一的訴求,何矛盾之有?說坐飛機比較快又去搭高鐵,像這種質疑已經喪失對一個國家領導人的要求標準,所以根本不值得評論。馬英九在任內達成兩岸共識其實才是對台灣人民安全福祉最大的承諾,實大信也,豈可以小信覷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