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6日 星期六

孔融之譏

     孔融是歷經靈帝、少帝及獻帝的三朝元老,也經過權臣何進、董卓及曹操的執政,與他們都有不同程度的衝突,最後死在於曹操之手。第二十代的孔融是自孔氏第十代孔安國後最負盛名的孔子後代,個性正直剛毅,不屈於權勢,他與曹操的不合眾所皆知,建安年間,曾多次與曹操交鋒,都讓曹操對他恨之入骨,但卻沒有理由將他處死,一直拖到曹操六十歲了,自知來日無多,才以一“有違孝道”的名義將其處死。其罪名牽強,欲置之於死的態度如此昭然若揭,無怪歷史都譴責曹操清除異己的手段狠毒。
    首先是處死楊彪一事,楊彪與袁術是兒女親家,袁術是曹操的政敵,想當然曹操欲去之而後快。孔融好打抱不平,硬要去找曹操理論,曹操一推六二五,說這是獻帝的意思。孔融就舉了一個例子說給曹操聽,他說:“周成王要殺召公,周公卻推說不知,你想這可能嗎?”大家都知道周公是輔佐成王的,成王年幼,所有政事都是周公處理的,而竟然殺召公,周公卻推說不知,誰會相信呢?孔融就是以此來嘲諷曹操。
  曹操攻下鄴城後,曹丕將袁紹兒子袁熙的妻子納為己妾,這事一時引起輿論的撻伐。孔融看不下去,就寫信去給曹操說:當年周武王攻陷朝歌後,把商紂的寵妾妲己送給了周公。曹操一面遭受輿論的非議,一面又聽到孔融如此安慰他的說法,好像是想替曹丕找個理由下台階似的,心裡稍感寬慰,哪曉得一細究,查遍所有史料,都沒以上的說法,就去信問孔融,到底這說法打哪出處?孔融回信說:用今天發生的情形去揣度,那是想當然耳。意思是說:你兒子把人家的媳婦搶來當自己的妻妾,如此不避人耳目,想當然當年周武王把妲己賞給周公是可能的了。這分明是譏諷曹操,氣得曹操一口血差點沒吐出來。
     還有一次,曹操要出兵攻打烏桓,因為袁紹的兒子打了敗仗逃到烏桓去,曹操想斬草除根。孔融認為他是公報私仇,如此大動作的舉兵,耗費國家資源。於是就在朝廷上以諷刺的口語說:大將軍這次遠征的陣仗,可要把那些小國家都踏平了不可。乾脆順便把肅慎當年不向朝廷貢奉用楛木製成的箭矢,丁零偷了蘇武北海的牛羊,都一併查辦了吧!
    曹操知道自己來日無多,曹丕篡漢又是箭在弦上的事,所以為了給兒子清除篡漢的障礙,就不得不對孔融這樣德高望眾的三朝元老開刀,這就是曹操急急忙忙找了一個不成理由的理由殺了孔融的真正原因。
    現在政治上這種操作更是司空見慣,蔡同榮為報自己被安排在不分區安全名單外之仇,而攻擊不分區名單中名列第二的柯建銘,非為柯建銘之腐敗,而是指責蔡英文之不為己用而已。政治之醜陋自古既然。

2011年7月15日 星期五

政治傳承

政治傳承
    台灣的電視劇劇情總愛播家庭倫理劇,內容裡總少不了亂七八糟的關係及因這些關係產生的恩怨情仇,我個人是很不喜歡的,但後來發現最近很夯的韓劇亦復如此,再一細究,不只韓劇,日劇、港劇、泰劇、馬來西亞劇、印尼劇、印度劇,都是如此。為什麼各國有那麼多的人喜歡這種故事情節呢?有人說這種劇情最符合一般人生活中所能遇到的情況,因此最能感動社會大眾。這不能不使我想到歷史上最能吸引人的故事情節也是這些亂七八糟的事,尤其是在繼承人的繼承過程中的那種血腥屠殺,骨肉相殘的情節,真讓人刻骨銘心。隨便舉幾個例子便知:
  一、齊桓公: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競逐齊侯的故事。
  二、晉文公:公子重耳如何被父逐出國,及後來與兄弟姪兒間的鬥爭經過。
  三、趙氏孤兒。
  四、楚平王:貪求子媳秦姬的女色,而廢太子建,枉殺伍奢,其子伍子胥報仇的故事。
  五、趙武靈王:廢長立幼,結果使自己被活活餓死的故事。
  六、吳王闔閭:弒君﹝吳王僚﹞殺姪﹝公子慶忌﹞的刺客傳奇。
  七、秦王異人:被送往趙國作人質,認識呂不韋,然後返國成為太子安國君世子的故事。
  八、漢武帝:子以母貴,成為景帝接班人的經過。
  九、曹操立曹丕
  十、唐太宗:玄武門之變殺兄奪嫡。
  十一、宋太祖趙匡胤與太宗趙匡義的兄終弟及懸案。
  十二、元世祖忽必烈繼承的疑案。
  十三、明成祖發動的靖難之役。
  十四、康熙傳位雍正的經過。
  由此可知,這些歷史上讓人揮之不去的陰霾,正是現今閱聽大眾所津津樂道的故事內容。
  我們從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傳承去分析,便不難發現,在當時的封建時代,會產生如此的悲   劇,全是君王不按牌理的胡亂指定繼承者所致,像吳王闔閭﹝公子光﹞,他是諸樊的兒子,當初諸樊沒有傳位給他,而是傳給了弟弟餘眛,餘眛本要傳給季扎﹝餘眛弟﹞,但季扎堅不肯受,所以就傳給自己的兒子公子僚,光認為既然季扎不願繼承,就應再傳給諸樊這一支,也就是由他來繼承,但王僚不肯,所以公子光才叫伍子胥去買凶殺人。這故事從其祖父壽夢開始就想傳位季札,便已種下禍因,因為壽夢想廢長立幼,雖不成,仍傳位諸樊,但諸樊卻照其父的指示,以兄終弟及的方式傳位餘眛,這都違反立嫡立長的傳統原則,所以餘眛傳子,反遭公子光的非議,才釀此血案。
    中國歷史是一部上演了五千年的倫理大劇,也是世界人類史上一部完整的封建歷史,封建制度的完善是經過三百多次的繼承經過所產生的,其原則也很簡單就是─立嫡、立長。什麼是嫡呢?正妻所生之子。什麼是長呢?年齡大者。所以君王想把位子傳給哪一個兒子,就要先立其母為正妻,有的朝代叫皇后,有的朝代叫夫人。這是“母以子貴”,但很多時候也有“子以母貴”的,漢武帝便是如此。正妻膝下無子,有的從其他妻妾所生的兒子中過繼一位至正妻名下,使成嫡子,然後再封為繼承人,秦公子異人就是如此。有的就從庶出的兒子中選最年長者繼承。如果都照此原則傳位,應都不致發生骨肉相殘的情況,實際上中國歷代百分之八十都是按此原則繼承的,只有少數是例外,而這些例外又都釀成悲劇,經過許多文化界的渲染,反而喧賓奪主,讓一般人以為封建是不穩定的,容易產生血腥。
    大家傳統的觀念以為君主是領導人,一定要賢明才能造福人民,若不計賢不肖,只憑這樣靠個人喜好,或機運而選擇繼承人是很盲目的。若站在以人民為主的立場,當然封建就不能滿足這樣的需要了;但站在家天下政權維護的立場,這種封建的傳承原則是經得起考驗的。且這項傳承原則還特別要強調不能以賢為標準。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賢是可以作假的,賢的標準不一,最重要的是國家的運作不在君主一人的賢與否,而是靠官僚體系的運作。明君在中國歷史上為什麼寥寥可數?因為歷史是講結果論的,沒把國家治理得到達一定程度,就不算成功,不成功何以可稱為明君呢?這與傳統中國百姓的想法有些出入,中國人說:“大旱之望雲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解民倒懸”都代表著人民期望有一偉大的領導人出現,可解決他們的痛苦。
    從歷史的角度看,好像人民落空的機會大。這是否也意味人民對政府有過多不當的期望呢?這句話政治人物是不會說的,他們永遠要給人民一種超出自己能耐範圍的想像,然後騙取支持。這不分封建時代與民主時代的政治人物,更不分海內外。所以我們不應對政治人物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也不要相信一個完美無缺的體制可解決所有問題,說得更明白點就是不貪污的總統不一定能使人民免除金融海嘯的衝擊,也不一定能讓八八風災的救援行動更迅速有效,或者放大某些政策的效果,但有一點可以稍慰人心的是,你必須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不管後面的惡魔如何呼喚你。

2011年7月14日 星期四

開拓

  三國時期,曹操、孫權、劉備三人都陷入一種迷思中,就是每一個人都只想當一方之霸,而且身邊最好還有一尊菩薩襯托自己的份量,所以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孫權想趁曹操與袁紹衝突時,攻入許都,劫持獻帝。劉備則能有一立錐之地就心滿意足了,諸葛亮說:“霸業可成,漢室可興”,就透露了先立穩腳跟再圖霸的打算。
  其實這些軍閥的視野是很狹窄的,只有魯肅說出了真象,魯肅說:“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還是“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衅”吧。這一點比諸葛亮還要有遠見,諸葛亮很大一部分的失敗是無法甩脫漢室的牽絆。
  曹操終其一生沒有篡漢,即便獻帝衣帶詔都指名要殺他了,他把董承一夥人抄家滅族,也沒動獻帝的腦筋。這就是自己陷在自己“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固有思路中。孫權、劉備、劉表、袁紹、等人都是一路貨,當奴才習慣了,總還是想往自己脖子上套根繩,才覺得自在。他們比曹操還低一級,玩的是別人手上的鳥,時不時的想到人家裡把那獻帝擄回家來供著。
  我們讀三國如果也陷在這些人的小格局及愚忠中,就不能開拓自己的心胸跟視野了。台灣的政治人物雖部分都具有高學歷,但陷在既有框架中不能掙脫的,比比皆是。例如民進黨在當年確實給年輕人帶來希望,因為大家看到國民黨連一個國會都無法改革,大家論資排輩,歌功頌德,真是讓年輕人為之卻步。但興起的民進黨卻也跟著國民黨化,最蠢的是以國民黨為敵外,再給自己製造一個共產黨政敵,永遠使自己處於被打壓狀態,扮演悲情人物騙取選票。   

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

衣帶詔的省思

    漢獻帝建安四年三月,發生了歷史上一樁離奇的大案,就是獻帝指責曹操專擅,而授意近臣刺殺的衣帶詔案。近臣包括了他的岳父董承、工部侍郎王子服、長水校尉種輯、昭信將軍吳子蘭、議郎吳碩、西涼太守馬騰,太醫吉平,另外還有一個人,是剛由曹操拔擢的左將軍劉備。董承把獻帝以血書寫成的詔書藏在董承的衣帶裡攜出宮,然後一個一個的把上述這些人叫到他私宅裡,把血詔拿給他們看,要他們依詔行事。但具體的行動卻遲未下達,事情一直拖到了第二年元宵節次日,忽然曹操發動了大規模的搜捕行動,包括董承、王子服、馬騰、種輯、吳子蘭、吳碩、吉平等人,獨漏劉備。劉備是看過衣帶詔的人,這時的心情是七上八下,不知什麼時候輪到自個兒頭上,可是參與該案的人陸續被抄家滅族,就是沒有查到他頭上來。
  可是有一天,曹操忽然邀他去飲酒,當他到了曹府,才知他是唯一被邀的客人,兩人就在曹府後花園的涼亭裡設席,曹操還特別為他介紹這梅酒的由來,相談甚歡。不過曹操忽然話鋒一轉,問道:你覺得當今誰是英雄?劉備便一一道來,首先說的是袁紹,曹操搖搖頭說:那是冢中枯骨,不足為慮!劉備對曹操如此批評很是訝異,接著又說其他人的名字,都被曹操否決。劉備就問:那丞相認為誰才是英雄呢?曹操面露微笑,並以手指指著劉備及自己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就是說:現今世上,只有你與我算得上是英雄。劉備一聽,拿在手上的筷子差點沒掉到地上。等席散後回到住處,便急吩咐關羽及張飛說:此地不宜久留了。曹操說這話的意思是:我們倆終必決一雌雄。所以劉備慌張,怕曹操遽下毒手。這就是青梅煮酒論英雄故事的始末。
  關於衣帶詔案,後來歷史上揭露是由董承的家奴秦慶童及馬騰手下黃奎的妻舅苗澤所揭發。秦慶童是偶一機會聽見董承與王子服的對話,才得知有衣帶詔將謀刺曹操的計畫。所以劉備雖也見過衣帶詔,卻未必有實際的行動參與,曹操也可能因而不將其牽連其中,仍指望他能為其助一臂之力。所以利用與他飲酒的機會,稱讚他也是英雄,可有一番大作為。這是曹操的過人之處。
  這個故事說明漢獻帝利用衣帶詔向外傳達訊息,並令臣子執行他的指令,是一件愚蠢至極的舉措;或許曹操先前的“奉天子”策略就因此而改變成了“挾天子”。都是未作風險評估的結果。但今天,那個關在台北監獄裡的前總統,卻不斷引此惡例,利用面會,利用投稿,向外發表意見,意圖影響政情,這種困獸之鬥,充滿不智與悲淒。

正確的時間作出正確的決定

   三國時,曹操陣營的謀士賈詡是一個非常了解人性,而能加以運用的人,生平極為傳奇。
   賈詡的出身是一個被鄉里推舉的孝廉,本來想平凡過日子,卻遇到董卓為亂,而他卻在董卓的女婿所率的部隊裡作一名參謀。後來董卓被呂布及王允設計殺害,手下便慌作一團,李傕、郭汜恐怕王允追究他們的罪責就計畫把軍隊解散了逃回家躲起來,可是賈詡卻阻止他們說:你們都是涼州人,王允這幫人是不會放過你們的,你們現在解散了軍隊,手無寸鐵,一個小小的亭長就能拿下你們來。我看咱們還是率部隊往西去拿下長安,為董卓報仇。果然這一號召,許多涼州人都投效來,把長安殺得是腥風血雨,王允也死了,呂布率百餘名士卒逃得不知去處。可是李傕、郭汜這兩人根本不是塊料,佔據了長安,還當是打劫,燒殺擄掠,賈詡見狀也嚇得遞了辭呈走人。
  走到華陰遇到段煨,就暫時留下來了,可這段煨很畏懼他,只是表面上裝著很禮遇他的樣子,他想這不是好事,萬一哪天他想不開,就會拿他開刀了。所以只好再找個理由走人。
  這回是到南陽去投靠張繡,張繡倒是個自成一方面的人物。不過南陽是曹操跟袁紹必爭的一個據點,曹操曾三度與張繡交鋒。第一回:本來張繡是屬於曹操的,但他想自立,所以賈詡就給他出主意,趁其不備把曹操的軍隊整個趕出南陽。第二回:曹操有備而來,初一接戰就把張繡打得滿地找牙,可沒等拿下南陽就收兵了,原來袁紹趁他不在許都,要去劫持獻帝,逼得曹操鳴金收兵。到了第三回,曹操又率兵來,但卻傳出張繡與劉表結盟,準備一開戰,劉表就從荊州來攔腰一擊,曹操沒把劉表算在內,只好撤兵。可這張繡貪功,率兵去追,賈詡怎麼勸阻他就是不聽,結果被曹軍打得是鼻青臉腫,可灰頭土臉的剛踏進營帳,賈詡就勸他再追擊曹軍,這下子讓張繡是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賈詡不跟他多囉嗦,直催著他去追擊,結果大勝而歸。張繡對賈詡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原來曹操這次撤兵是有計畫的,所以早防著你張繡來追擊,因此一擊就中,把張繡打趴下;可曹操萬想不到,敗得如此悽慘的張繡會捲土重來,所以吃了暗虧。賈詡還在上一次的交鋒中散播袁紹進襲許都的消息,讓曹操退軍。一連三回,賈詡的睿智讓張繡驚為天人,從此對他言聽計從。
  曹操與袁紹的實力相差懸殊,而南陽是兩軍要進入淮河流域擴增實力的門戶位置,賈詡思量,張繡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獨撐得住的,早晚要擇一而宗。但誰才是自己及張繡的最好依歸呢?答案是曹操。曹操勢弱,張繡對其相對重要,而且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是具備政治智慧的。相反的,袁紹連自己弟弟袁術都難容,則又如何能容得下張繡呢?但在這幾次與曹操的衝突中,殺了他的長子曹昂及姪子曹安民還有大將典韋,這些帳成了投效曹營的最大障礙。但曹操聽說張繡有意投效後,就積極表現出盡棄前嫌的態度,所以賈詡力勸張繡投效曹營。
  曹操也依前約,分外禮遇張繡,給他兩千戶的封賞。賈詡成了他的重要謀士。但從此賈詡就謹言慎行,也不結交其他朝臣,連嫁女都很低調,一直活到七十七歲壽終正寢。
  賈詡的前半生都一直在一個混沌的世界裡打滾,遇到董卓及李傕、郭汜等也非其所願,後來遇見張繡,算是對他有提攜之情,但他知道曹操才是其最後的歸宿,因此他在正確的時間作出正確的選擇,這是何等的智慧呀!
  台灣在兩岸與國際上有極為敏感的政治環境,領導人相對要有極高的政治智慧來處理彼此關係,正確的時間作出正確的決定,就是台灣領導人所需要的智慧。2000年陳水扁執政,本可一改國民黨李登輝以往搖擺的兩岸政策,廢棄兩國論,但卻沒有在正確的時間作出正確的決定,反而一直與中共糾纏所謂的“九二共識”內容,因此遭到中共關閉協商大門的待遇。台灣就在八年的停滯中磨損掉國力,而今,民進黨還要走以往的老路嗎?其對九二共識的否認與兩國論的堅持,正在繼續其錯誤的政策。

2011年7月12日 星期二

“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主張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曹操要算是最不起眼的一位了,但他能很快地在群雄之中竄起,實是他所採取的策略奏效所致,“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這致勝的關鍵。而如果讓曹操從地裡爬出來,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承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種說法的,因為這是他的政敵袁紹罵他的話,也是諸葛亮批評他的一句話。不過他的謀士毛玠曾建議他“奉天子以令不臣”,“挾天子以令諸侯”是袁紹的謀士沮授的建議,結果被袁紹所否決。
    何以說這個策略是成功的呢?因為在當時,國家已被董卓搞得是亂七八糟,各地軍閥割據,民間還鬧黃巾賊,百姓苦不堪言。這時候大家都盼望有一領導者出現,能帶領大家度過這段苦日子,但群雄各自為政,誰也不聽誰的,相互攻訐,所以老百姓更不相信他們,只有被董卓綁架至長安的獻帝,還能算是人們心目中唯一的真命天子,也象徵法統。所以曹操能奉獻帝是最能快速吸引民心的手段。
    其他軍閥都有各自不同的策略,摒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袁紹主張“另立”新主,原因很簡單,獻帝不在他手上。袁術乾脆“自立”。董卓則早就廢少帝立獻帝,是“廢立”派。這三種政治主張者,都陸續被淘汰,原因都是所付的政治成本過高。此三種主張都有一共通性,就是先要面對一批反對聲浪,而且是沒有轉圜空間的。而曹操的策略卻能使反對的阻力降至最低,且日後的操作可隨情況作微調,減少衝擊。實是最聰明的政治策略。
    今觀台灣的政治狀況也有類似的情形,譬如台獨份子主張建立新國家,就是袁術的“自立為主”;而民進黨調整過後的“台灣是獨立自主的國家,其名為中華民國”則屬袁紹的“另立新主”;國民黨維持中華民國名號及主權的作法,實與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者同。由所付之政治成本及保持最大彈性空間的角度而言,自立與另立派皆註定失敗。

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竇嬰之死

  竇嬰是竇太后的姪子,竇太后是文帝的老婆,景帝的母親,武帝的祖母。所以景帝時,竇嬰作到了丞相,他是自呂氏被消滅以來,最受器重的外戚了。但不是後無來者,田蚡就是跟他一樣的外戚,他是景帝的第二任妻子王誌同母異父的兄弟。這兩人一前一後輔佐大漢天子,且都仗著皇帝背後那個愛插手國事的皇太后發跡,所以必然是充滿矛盾的,由後任鬥倒前任也是命運必然的安排。
  竇嬰不是傻瓜,他看到自己阿姨眼睛瞎了,一付日薄西山的模樣,就知道靠山快不行了,於是來向景帝訴悲情,景帝給了他一個密詔,上寫: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就是等有事時拿出來救自己一命。
  武帝即位後,就起用田蚡,這也是意料中事,竇嬰乖乖交出丞相的職位,本也算安全下莊,享幾天清福日子。但卻由一件小事給攪了局。竇嬰的好友灌夫是個喝了酒就忘了自己是誰的人,他竟然在田蚡的婚宴上鬧起酒來,指責與會的貴賓不尊重剛下臺的竇嬰。這事弄得田蚡很不高興,怎麼撒野撒到我婚宴上頭來了呢?王太后聽說有人欺負到王家人頭上來了,便硬是不肯饒過灌夫,並派人逮捕了灌夫,竇嬰想灌夫是為自己才得罪太后的,不能不出面迎救,就從家裡搬出先﹝景﹞帝的密詔來。這事便鬧到武帝那裡去了,武帝也沒見過什麼密詔呀!就把密詔拿到檔案局裡查查。可怎麼也查不出景帝曾發過什麼密詔,這下代誌大條了,景帝沒發過密詔,那密詔不成了偽詔,魏其侯﹝竇嬰﹞不就成了矯詔,不但身死,還要夷三族。
  就為了灌夫喝醉了酒,說了些不該說的話,就把魏其侯全家都給宰了,也未免小題大作了吧!但事實就是如此,連田蚡知道了都咋舌。這不是竇氏與王氏的鬥爭,是武帝與父親景帝的鬥爭。
  最近國親為了明年的立委選舉,鬧得很不愉快,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甚至揚言要提名十名以上的人競選。有人就認為這是宋主席在脅迫國民黨讓出部分選區。甚至牽拖省長選舉期間的2.4億競選結餘款,雙方爭執不下,還鬧上法院。這就有如魏其侯的“密詔”,如果你不拿出來展示其作用,還只是一個虛有其表的“詔”罷了,如果你一旦展現了,那就是使自己致命的“偽詔”,精明如宋者,難道不悉其中之意。

假齊王

 
  韓信是劉邦非常倚賴的一名戰將,韓信在策略謀劃及帶兵打仗上都有突出的表現,是連劉邦都自嘆不如的,如果沒有韓信的協助,劉邦是無法戰勝項羽的。而且在劉邦眾多下屬中是唯一能“自立一方”的人物。但也由於這“自立一方”的能耐,使得他自己有些得意忘形,也使得他老闆及老闆娘對他“心存忌諱”,韓信是什麼時候顯露自己的得意之色的呢?是在攻趙的戰役後,也就是歷史上說的井陘口之役,當時趙有近二十萬的軍隊,韓信只有一萬人不到,且是未受嚴格軍事訓練的一群烏合之眾,他能利用這種敵眾我寡的弱勢機會,使趙將其視為無物,製造趙軍輕敵的意識,然後利用奇襲,打贏這場戰爭。
   接著他又受命攻打齊國,其實對付齊國也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戰爭的目的是想使齊國不要倒向楚﹝項羽﹞,所以劉邦玩了一個兩手策略,就是一方面叫韓信向齊逼進;一方面又派酈食其去說服齊王。齊王只想保有他齊國的土地,作一個王,沒有爭奪天下的野心,所以讓他保持中立不捲入楚漢之爭,是好說的。但就在雙方達成和平協議後,另一方面韓信所率的部隊卻未停止前進,惹得齊王只好殺掉酈食其與漢衝突。這當然使劉邦氣炸了,本可不戰而屈人之兵,結果犧牲了他一名重要的謀士酈食其,還要人仰馬翻的打一場仗,全都是韓信不聽指揮,但現在關頭上,不能把他換下來,所以只有隱忍。
    但在韓信這頭就有不一樣的想法了,給他出這個餿主意的是蒯通,蒯通說:如果讓酈食其把齊王搞定了,那你韓信以後就沒得混了。所以你只能頂著抗命的風險,一路打下去。實實在在的打下七十二座城池,才能在劉邦面前挺起腰桿來。
  等把齊國拿下後,劉邦與項羽的軍隊在滎陽遭遇,眼看劉邦是打不過項羽的,除非趕緊把韓信召回來。這時候韓信那頭又有了變化,蒯通對韓信說:你把軍隊調回去解救劉邦,事成後,他還要向你問不聽指揮的罪。韓信這才驚覺自己是進退兩難,蒯通又說了:你應該先要求劉邦封你作齊王,用這來測試他對你的信心指數。韓信於是寫信給劉邦,但寫到為自己爭取齊王封號時,竟又退一步,編了一個為鎮壓齊國軍民的理由,請劉邦封他假齊王的名號,使他能名正言順的治理齊國。這理由牽強不說,也充分曝露出韓信這個人膽怯的一面。劉邦初接到信看過後,一句三字經國罵就要飆出口,可是呂后在旁制止了他,劉邦就立刻改口罵說:要作就作真的,幹嘛作假齊王?於是立刻叫人擬旨,還把封王的各式禮器都備置妥當送去給韓信。由這一點看出,韓信不如劉邦,也是日後他愈趨劣勢的開端。
    最近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名單公佈,引起外界諸多批評,其中以蔡英文所提拔的三位發言人都名列安全名單前列,被人質疑其私心。但她首先出來辯駁稱鄭麗君、蕭美琴是以智庫代表人的身分入選,而非以其競選辦公室發言人或黨發言人身分入選。但批評聲仍不斷,她又解釋說如果2012年她勝選,將有許多現名列前列的人入閣,所以現在雖在安全名單外的人也將逐次遞補。這兩個理由都像韓信向劉邦要假齊王封號一樣,既不誠實也曝露自己心虛的弱點。

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

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
  楚懷王羋槐是歷史上最具亡國之君個性及命運的人,有人說個性決定命運,他還有一個不清楚的腦筋,所以下場可想而知,一個“慘”字都不足以形容。
  有人說害他的是張儀,可像他那麼蠢的人,也世上少有。利令智昏正是對他最好的寫照。秦要攻齊,因齊楚間有同盟關係,所以恐怕楚國出兵阻斷秦軍,就派張儀去說服楚懷王,張儀以商於六百里之地誘懷王與齊決裂。但事成楚懷王派人與張儀一起回國簽字接收商於之地時,竟遭張儀放了三個月的鴿子,等齊楚真的斷交後,才出面接見楚使,但商於六百里之地變成了六里之地,消息傳回楚國,差點沒把楚懷王氣到吐血。
  出兵想教訓秦國一下,結果在丹陽及藍田的兩場仗,被打得是鼻青臉腫。這吃一次虧學一次乖也好,可是楚懷王還就是不信邪,過了12年,秦昭襄王約他在武關會盟,大臣們都勸他別去,他就是不聽,到了武關,秦王迫他割地,他不從,結果就這樣被扣住不放。楚人見國君被綁架,就另立其子頃襄王即位。他趁機逃到趙國,趙國不收留他,他又逃到魏國,最後還是被秦國的追兵捉住,押回秦國,不久就病逝於秦國,秦王見一具死屍已發揮不了什麼作用,就送回楚國安葬。屈原為這麼一個蠢國君投江自盡,也真不值。
  貪婪使人愚蠢,對女色的迷戀是如此,對財富的妄求亦復如此,對權位的奢求更是。如果一個政黨不內自反省,卻認為每天攻擊對手,就可穩操勝券,那就是最愚蠢的人了。

晁錯之非

  晁錯是漢景帝的老師,也是漢初很少有的儒學家,他主張削藩,還對景帝上了一個“削藩策”,說吳王劉濞“削之反,不削亦反”,景帝聽從了這位老師的話,結果不只劉濞反,楚王及其他五國都反。景帝這下才緊張起來,因為根本沒有足夠的力量應付諸王的聯合叛變,這是晁錯的第一個錯誤,在沒有萬全的軍事及政治作後盾的情況下,為什麼冒然提出這樣的主張呢?
   在萬分急迫的狀況下,他自己又給自己下了一味毒藥,那就是奏請景帝殺袁盎,因為袁盎曾是吳王劉濞的相,數次召他回京述職,他都說劉濞沒有造反的意圖,所以殺他警告劉濞,這真是致命的餿主意。袁盎求見景帝,故意避開晁錯,對景帝說:現在七國都說要“清君側”,指的就是要除去晁錯,聖上要向諸王証明自己不主張“削藩”的唯一方法就是殺晁錯。景帝急著平息七國之怒,便只有犧牲晁錯一途了。因此故意差人去請他入宮,等他經過東市,就把他推至大馬路中間腰斬了。
    晁錯削藩的意見是否就完全錯誤呢?其實賈誼在治安策中也主張削藩,他的政敵袁盎雖袒護吳王劉濞,其實也是阻止吳王與朝廷反目。朝廷中大部分的官員都知道諸侯勢力作大,已成尾大不掉之勢。但只有晁錯“瞎子不怕槍”公然主張削藩,他還因此看不起那些不敢說真話的大臣,袁盎便是其中之一。總之,晁錯是在朝廷沒有萬全準備的情況之下,強行推行削藩政策;他個人更是在朝中無人支持犯眾怒的情況下,還遷怒袁盎,結果為自己惹下殺身之禍。
   最近民進黨蔡英文主席所提出的不分區立委名單,引起不少反對的聲浪,但她似乎堅持己見,不願有所退讓。蔡主席代表民進黨反對ECFA,似乎也只是口號式的反對,沒有具體的理由。蔡主張兩國論是眾所周知的事,所以有人質疑她上台後是否仍貫徹馬的兩岸政策,或另行更張,她都支吾其詞。但在挑動族群衝突,呼應綠媒無的放矢的亂罵上卻不少出力。她似乎正走上晁錯的老路,得意的展現“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虛幻意識,現在就等最後一個餿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