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不由其道



    孟子說:男孩子一生下來,父母便希望能給他找一個好妻室;女孩子一生下來,父母便想為她找一個好丈夫。父母這種心情,可說遍及天

下。但如果不等父母的安排,就私下鑽洞扒縫相互偷看,甚至翻牆私會,那就會遭到父母及社會上其他人的鄙視。同樣的道理,古人並不是不

想做官,只不過厭惡不循正當的途徑去做官。不循正當途徑去做官,與男女鑽洞扒縫去私會一樣,被別人鄙視。
    孟子拿男女茍合偷情為例譴責那些不擇手段爭著做官的人。現代民主政治絕大部分掌握決策權的政務官直接或間接都需經過選舉產生,利

用賄選買票或煽動選民的方式都屬不擇手段,最近許多已當選的民意代表或鄉鎮市長,事後被查覺有賄選買票情事者,經法院判決,都有被撤

銷資格的案例。但以不實指控損毀他人名譽或捏造對手不實道德上瑕疵,影響選情者,卻以不足証明其損害程度為由,未有撤銷當選資格的案

例。所以造成今日在選舉中相互爆料詆毀,黑函腳尾飯事件不斷重覆上演的狀況。

以鄰為壑



   白圭自誇治水的能力勝過大禹,孟子知道後,就批評說:大禹治水是把水導入大海中,而白圭把水導入鄰國,造成鄰國水患,這種以鄰為壑的作法,怎麼還能自誇治水能力勝過大禹呢?
    現代經濟實力最雄厚的美國,竟把自己國家的金融風暴以量化寬鬆的方式向全世界傳遞,造成能源及商品價格的暴漲,全球淪為美國輸出通脹的受災區;這也是一種以鄰為壑的惡劣作為。
    還有一種政客每天製造恐懼,把承平時期的經濟成長率與金融海嘯時期的經濟成長率相比,藉以抨擊政敵;以假民調誤導民眾。這種政客所散播的仇恨正如洪流般漫延,讓無知的百姓受其慫恿;不也是一種以鄰為壑的惡行嗎?

和平協議的真正思維



    和平協議是要邁向和平,不是邁向統一。蔡英文一直說和平協議會邁向統一,是完全誤導民眾的說法。兩岸簽署和平協議非但是維持和平發展的方向,也是結束過去的敵對狀態,至於是否邁向統一,則要看以後的發展,與和平協議無關。而蔡主席認為我方與對岸簽署和平協議,是我方有求於對岸,所以一定要依照對岸的要求,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中共才會同意,因此台灣就在中共不費一兵一卒的情形下,統一了台灣。這就是蔡英文自以為是的推理,也是她反對與對岸簽署和平協議的理由。
    其實馬總統是要延伸ECFA的效應,在雙方九二共識的前提下,進行政治性對話,而中程目標就是與對岸簽署和平協議。為了消弭國人的疑慮,所以提出國家需要、民意支持、國會監督的三個條件,來逐步開展政治性談判,最後使能達成簽署和平協議的目標。而蔡主席在未與中共進行談判前,就認為我方必屈就於中共的要脅,而成為地方政府,此便是馬總統口中“自我矮化”一詞的原意。
    我們不能否認中共認為一個中國是基本原則,但今日九二共識就有一個中國的含義,所以在國家未統一前,為了兩岸的和平發展,以九二共識為基礎進行政治性談判,並未違背中共的原則,也符合我現階段的利益。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孟子說這句話的意思是解說詩經裡的詩句,不要拘泥於文字上的意思,而是要以詩人寫這首詩時的心境與感受來詮釋,才不致誤解寫詩人的本意。
    但現在對政治人物言論的解讀也要有“以意逆志”的特殊方式才能真正窺其一二。例如近來蔡英文針對馬英九提出的“和平協議”曾兩度發言,提出了許多條件,其中包括公投;甚至要求馬在一週內召開兩岸政治談判的授權公投立法,這已逾越了憲法中對總統職權的侵權行為。但蔡如此莽撞的發言,其實是阻撓民意對和平協議的支持,也就是恐怕馬所拋出的這項議題奪走了民進黨在政治議題上的主導性;而把和平協議的焦點轉移至公投上。
    實際上在重大政治議題上採用公投,是民主國家正常的運作,國民黨無法避免採行公投的方式來決定像和平協議這樣重大的政策法案。就像歐盟當時所有會員國都經過國內的公投程序,才可成為歐盟會員國。但也都是在經過長期與歐盟理事會磋商後,作結果性公投,甚少有像蔡英文所提的談判授權公投。所以蔡英文的目的根本上就是反對國民黨與對岸談判,無論經濟或政治性議題。

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孟子說這句話的本意是指一個人行仁,要不計毀譽。譬如說向將溺斃的婦人伸出援手,雖有違男女授受不親的禮法,但本於救人的更高道德標準,是不該拘泥於禮的。
    在政治上亦然,執政者在面對兩難的政治議題時,首先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個人的利益放在最後面,這樣才能符合執政的基本道德要求。雖說是基本的道德要求,但至今只有少數的政治人物能作到。像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蘇嘉全爆發的一連串與利益有關的醜聞,民進黨上至黨主席下至名嘴都為其掩飾,甚至回擊國民黨,這種行徑就是捨不得丟失選票的利益,但卻傷害了社會公義。
    尤其最近藍綠交鋒,在面對兩岸問題時,民進黨蔡英文主席就不顧自己開明的形象,一味的以激進的言論批評對手,來討好其基本教義派,這就是私利勝過了公義。其基本教義派在面對扁家收受政治獻金時,要求沈富雄在選前公然撒謊,其理由也是“有比誠實更高的道德標準”,把一黨政治理念實現的利益凌駕全民視破政客的正義。結果是縱容陳水扁更加肆無忌憚的搜括政治獻金,甚至匿藏海外,而使民進黨丟掉了最寶貴的執政權。

蔡英文的邏輯



    蔡英文在10月21日表示,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威脅若不接受“一個中國”為原則的“九二共識”,將使大陸方面片面終止ECFA的進行,是公然介入台灣選舉。而我方代表任其放話不加制止,是馬政無法維護台灣尊嚴。兩岸核電安全協議,中國已將台灣納入其核事故應變範圍內,簽署該協議就是實現核安一個中國的安排。據此否認馬政府有能力代表台灣人民和中國進行政府間的對等談判。
    蔡英文指控陳雲林是民間機構負責人,怎可亂放話?試想如果今天是國台辦的發言,就會較緩和嗎?如果中共與我簽訂協議而不按協議內容從事,我方究應如何因應呢?可能也只有終止協議一途吧!
    至於核事故應變範圍,大陸許多城市都在核事故應變範圍內,但從沒聽說也要簽“核電安全協議”的,難道那些城市已不再是中國領土了嗎?
    馬英九透過選舉成為政府領導人,而不能代表台灣人民與中共談判;那蔡英文當選總統也不能嗎?
    蔡英文的邏輯如果反過來放在自己身上都不能成立的話,那就不是中共或馬總統的問題了,是她的邏輯有問題。

求在我者



    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意思是追求就可以得到,不追求就得不到,那麼追求有利於得到,這是因為所求者是自身的東西 ;然用盡了辦法去追求,而得到與否卻決定於天命,追求並無利於得到,這是因為所求者是身外之物。
    孟子說的自身之物是指學識與道德;而身外之物是指金錢與名譽。這些都是指個人,所以鼓勵個人要努力自身之物的求取,而對身外之物則要有知足常樂的豁達態度。然而對國家而言,求取人民的安樂與社會的和諧是執政者努力即可擁有的,所以執政者要盡一切努力去達到這些目標;至於疆域的廣大與降服四夷的威名則是執政者要犧牲許多人民的生命及財產還不一定能獲得的,便不是執政者所該花力氣去追求的。
    今天我們的國家名為中華民國,那都不是我們這一代的人曾努力過而得到的,或許得之過易,反而不珍惜了;也或許她曾有的滄桑,使我們不堪負荷。但畢竟那是像父母所賦予我們的姓名一樣,只有我們自己能讓它發光。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中華民國總統的使命就是向全世界傳達我們的立場─我們仍在,且世世代代皆在。



    堯要把帝位傳給舜,對舜說: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意思是現在上天選擇了你,把天下交到了你手上,讓你執天下之政。對舜而言,這就是使命。馬英九接受人民負托成為中華民國總統,必要使人民免於恐懼的威脅。     但我們看綠營人士是如何看待兩岸問題的呢?最近無論沈富雄或郭正亮都不約而同的說“等待時機”,進一步問是什麼時機?都一致說是中共瓦解的時機,這就是台灣綠營人士的基本想法,認為中共會像蘇聯一樣解體。也一致認為台灣若現在與中共談政治解決,必是吃虧佔不到便宜的;其實無論中共是否會瓦解,台灣以中華民國立場與中共談和解,不是時機問題,是立場問題。為台灣人民長治久安打算就不能消極等待,更不能沒有立場。

意、必、固、我



    民進黨及台獨人士在兩岸問題上一直錯估形勢,原因就出在成見。孔子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勸人不要有成見,成見造成誤判。
    舉例而言:民進黨及台獨人士在國際間碰到否認中華民國的強大力量時,就認為中華民國這個國號必須更改,而且把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席位的議案,解釋中華民國已被國際社會否認,所以要加入聯合國必需更改國號;這就是孔子所稱的“固”。平心而論,中共在國際社會稱其為唯一代表中國的政府,自然要排擠中華民國,但也不允許在其所稱有主權的台灣領土上另建一國。這種淺顯的道理,民進黨及台獨人士卻視而不見,就是固執己見,堅持自我本位的一種偏執 。
    又譬如說,九二共識,先說九二年香港會談未達成任何共識,然後又解釋說九二共識的內容只有一中,所以我方不承認。至於一中各表也未形成具體的文字,而是由當時陸委會副主委蘇起自創的名詞。這些說法的基本立場就是否定一中,不管是一個中華人共和國或中華民國;這正是孔子所謂的“我”。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否定任何客觀的事實。如今兩岸簽定的ECFA就是根據九二共識,對方在各種場合已不只一次的提到;但我們蔡英文主席卻矢口否認。
    最近馬英九提出兩岸和平協議的主張,民進黨及台獨人士立刻以躁進、危險、選舉策略、鎖進中國等等否定的語氣加以批判,這不就是孔子所謂的“必”嗎?為反對而反對。
    2000年以前,李登輝預測中國的經濟必將崩潰;而今還是有許多獨派人士認為中共政權終將被推翻,凡是看衰中國的國內外專家都成了民進黨及獨派的座上賓,這就是“意”,完全以自我的觀點臆測。

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西藏和平協議


     民進黨拿中共與西藏簽署的和平協議來威脅台灣人民,反對馬英九提出的兩岸和平協議,根本昧於事實。
      首先,1951年中共與西藏所簽的協議全名為“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該協議是共軍在1950年的昌都戰役中成功打敗了藏軍,並俘虜了藏軍的首領阿沛‧阿旺晉美。並於次﹝1951﹞年在北京,由阿沛‧阿旺晉美及其他四名藏人組織的代表團與中共黨及軍方所簽署的一項文件。該協議未經當時西藏政府的領導人達賴喇嘛的同意。達賴喇嘛是日後才從廣播中得知,通電當時的中共領導人毛澤東,表示支持該協議。但在流亡印度後,宣布該協議是在中共武力威脅下簽訂的,所以不予承認。因內容有十七條,故又簡稱“十七條協議”。
   此協議根本就是藏軍的投降書,未經藏方政府出面,又是被俘軍官所簽署,所以根本稱不上是協議。協議的名稱竟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協議,無對等關係,純粹就是中共當時的政治考量下拿來唬弄其他地區少數民族的樣板,不涉及實際的停戰,軍事隔離等基本主張。
而馬英九的和平協議有三項前提,就是國家需要、民意基礎、國會監督。所以兩岸是以對等政治實體的方式簽署,也不存在簽署後台灣被消滅的問題。民進黨純粹是怕馬搶走兩岸和平的光環,才有此反應。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意志力決定命運


      一個朝代由盛轉衰在同一個執政者身上發生,最明顯的莫過於唐玄宗了。玄宗是睿宗的第三個兒子,為什麼由三子來繼承帝位呢?他不是唐太宗靠玄武門之變爭奪太子位,而是連他老爸的皇帝位都是他掙來的,所以不由他繼承都不行。原來從武則天篡了唐以後,活到八十多歲,享盡一切男人當皇帝的樂趣及權柄以後,沒有後繼者,被自己信任的臣子逼宮,交出了權力,讓李氏家族的中宗即位,可是這個中宗不管用,照樣大權旁落到韋后手裡,連自己這條命也喪在自己老婆跟女兒﹝安樂公主﹞手中。韋后立溫王為帝,就是史上所稱的少帝。
    但李隆基看不下去,他聯合姑姑太平公主,發動了兵變,率御林軍攻佔皇宮,殺了韋皇后。把自己爸爸李旦推上前來,成了睿宗。但睿宗軟弱,連自己妹妹太平公主都擺不平,還是靠李隆基才平定了這場亂事,所以李隆基這個皇帝的位子是自己掙來的。
    唐玄宗在位四十餘年,正好分前後各二十年兩期,前期勵精圖治,任用的人都是一時之選,其盛況可比其高祖貞觀。但後期竟開始奢靡,寵楊貴妃,任奸相李林甫,宦官高力士。所以朝政日下,最後還釀起了安史之亂。與自己兒子肅宗棄長安出走,結果兩人半路分道揚鑣,肅宗至靈武後就自立為帝。玄宗至成都被遙尊為上皇天帝,等安史平定後回到長安,已人事全非,只好遷居甘露殿,晚年抑鬱寡歡。
    為什麼有如此落差?唐玄宗的果敢英明是歷史上少有的,尤其兩次顛覆權貴的政爭,都出其不意,手段霹靂。但自中年以後,就眷戀於生活的享樂及女色中,這就是缺乏了意志力,當領導人沒有意志力時,他的團隊便逐漸渙散,缺乏了戰鬥力,所以以往可以完成的任務,現在變得困難重重;以往砥礪士氣,愈挫愈勇,現在畏首畏尾,惟恐失敗。

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明朝宮中的鬧劇



    明朝從神宗開始步向衰亡,其中立太子是影響的關鍵。神宗的皇后沒有生兒子,就沒有嫡子可立,所以要從其他嬪妃所生的兒子中找最年長的立為太子,這就是封建時期所謂“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原則。若按此規定,王恭妃所生的朱常洛就是唯一人選;但鄭貴妃所生的朱常洵是神宗所寵愛的兒子,因此神宗就與反對立朱常洵為太子的大臣們槓上了。國事一律不聞不問,不上朝不批奏章,所有皇帝該幹的事,他一概相應不理。你以為是跟大臣們鬧彆扭,不過這彆扭也鬧得久了些,整整十五年。十五年不上朝,不理國政,不批奏章,大明朝也能撐得過來,顯然這皇帝有沒有不大要緊。
    終於妥協了,神宗認了朱常洛是太子,把朱常洵封為福王。按理說這時福王也早已成年,該到他封地去,且沒事不能入京。可是有神宗撐腰誰敢趕他,就滯留北京,這就是以下禍事的頭。
    萬曆43年5月間,在太子朱常洛住的慈慶宮竟發生一樁命案,一個叫張差的人擅闖慈慶宮,一棒子打死了守門太監,還直衝太子寢宮,結果被幾個太監合力制服,交給皇城御史審訊。審問的結果是這個張差是薊州人,行為瘋瘋癲癲,是由宮裡的太監龐保、劉成兩人領他到慈慶宮來的,並告訴他去打死住在裡面的朱常洛,可一輩子吃喝不盡。而龐保及劉成是鄭貴妃宮裡的人,神宗罕見的上朝替鄭貴妃緩頰,結果就以處死涉案三人結案。
    神宗執政48年後過世,由朱常洛繼承了帝位,史上稱明光宗。光宗貪戀女色,鄭貴妃就挑選八個美豔的女子送給光宗,結果弄得光宗肝火過旺,鄭貴妃宮裡一個叫崔文升的太監有一味瀉藥,讓光宗服用後,竟一天拉了三四十回,眼看就剩一口氣了。這時一個叫李可灼的小吏送來一顆“仙丹”,服下後,總算喘過這口氣來,光宗還大大嘉獎了他一番,沒想到第二天早晨竟怎麼叫也叫不起來,就這樣結束了一個月的皇帝生涯。
    光宗當太子時住在慈慶宮西廂一名寵妾,叫西李。光宗作了皇帝搬到乾清宮,西李隨住。可是光宗殞命後,群臣協議要立長子朱由校為皇帝,群臣都來迎朱由校往太和殿登基,西李竟將他藏起來不讓大臣迎走。原來光宗只封西李為貴妃,不是皇后,所以西李是抓住機會,要群臣先尊她為皇后,才肯放朱由校去登基。還好楊漣斥退太監,把朱由校牽往文華殿暫住。西李見手上的一張王牌給劫走了,就下定主意,賴在乾清宮不搬。這乾清宮是只有皇帝跟皇后才能住的地方,讓她霸佔住,以後皇帝住哪去,所以又由楊漣率群臣去乾清宮,大伙兒也學西李賴著不走,這才讓西李搬了家。
    明朝就這些不著調的皇帝跟后妃們鬧了兩百多年,一點營養都沒有。你想那個神宗可以把國家擱著不管,跟大臣們冷戰十五年,為的不就是立太子嘛!結果立了個光宗,不到一個月就蒙主寵召。留下一個寵妾沒來得及立她為后,卻霸著太子不讓即位。這都什麼事兒,比現在電視連續劇還乏味!不過有更乏味的,台灣總統大選,離投票一百天不到,到底兩組人還是三組人角逐,竟沒人說得準!

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君道



    荀子說:有使國家紊亂的國君,沒有自行紊亂的國家;有治理國家的人才,沒有自行治理的法律。后羿射箭的方法至今沒有失傳,但後世卻無法使人人都像后羿一樣百發百中;大禹當初所訂的法制至今猶在,但夏朝後來的君主卻不能像大禹一樣世世代代稱王天下。所以法制不能單獨有所建樹,律法也不能自動被實行;有了治國的人才,法制就能存在;否則就沒有法制。有治國能力的人即使法律是很簡單的,也足夠應付一切;然而沒有治國才能的人,即便有完備的法律,也會發生實行次序不一,不能應付各種變化的紊亂情況。所以一位聰明的國君所要追求的不是完備的法令而是治國的人才;愚昧的國君則急著想藉法令取得權勢。有了治國的人才,國家安定自身安逸,有美好的名聲,還能稱王天下。只求權勢的國君,國家混亂自身勞苦,功業不振名聲敗壞,且政權岌岌可危。
    荀子的這段話足証他是儒學的信徒,反對法家的法制。尤其認為法律都是統治階層控制被統治階層的工具,身為執政者就是掌握了法律的制定權,當然其所制定的法律也利於執政者而不利人民。現代民主政治固然立法機構都是人民所選出的代議士來制定法律,但是這些議員為了能享受議員的尊崇,拼了命的在競選時花大筆競選費用來拉抬聲勢,這些費用少部分是透過小額捐款,大部分還是來自財團的捐贈,所以議員表面上為民喉舌,骨子裡就是財團的代言人,其所制定的法律肯定也是偏向財團的,所以即使現代的民主政治也是容易被操控的,人民永遠處於劣勢。因此基本上需要有真正為人民設想的政治家在立法及執法的過程中維護人民的利益,監督政府,平衡社會公義,不全然只靠法制就可完善的。

君道
    荀子說:有使國家紊亂的國君,沒有自行紊亂的國家;有治理國家的人才,沒有自行治理的法律。后羿射箭的方法至今沒有失傳,但後世卻無法使人人都像后羿一樣百發百中;大禹當初所訂的法制至今猶在,但夏朝後來的君主卻不能像大禹一樣世世代代稱王天下。所以法制不能單獨有所建樹,律法也不能自動被實行;有了治國的人才,法制就能存在;否則就沒有法制。有治國能力的人即使法律是很簡單的,也足夠應付一切;然而沒有治國才能的人,即便有完備的法律,也會發生實行次序不一,不能應付各種變化的紊亂情況。所以一位聰明的國君所要追求的不是完備的法令而是治國的人才;愚昧的國君則急著想藉法令取得權勢。有了治國的人才,國家安定自身安逸,有美好的名聲,還能稱王天下。只求權勢的國君,國家混亂自身勞苦,功業不振名聲敗壞,且政權岌岌可危。
    荀子的這段話足証他是儒學的信徒,反對法家的法制。尤其認為法律都是統治階層控制被統治階層的工具,身為執政者就是掌握了法律的制定權,當然其所制定的法律也利於執政者而不利人民。現代民主政治固然立法機構都是人民所選出的代議士來制定法律,但是這些議員為了能享受議員的尊崇,拼了命的在競選時花大筆競選費用來拉抬聲勢,這些費用少部分是透過小額捐款,大部分還是來自財團的捐贈,所以議員表面上為民喉舌,骨子裡就是財團的代言人,其所制定的法律肯定也是偏向財團的,所以即使現代的民主政治也是容易被操控的,人民永遠處於劣勢。因此基本上需要有真正為人民設想的政治家在立法及執法的過程中維護人民的利益,監督政府,平衡社會公義,不全然只靠法制就可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