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5日 星期六

積累莫返之害



    中國歷史上最重大的三次稅費改革,分別是唐德宗時的“兩稅法”、明朝張居正推行的“一條鞭法”、及清雍正時期的“攤丁入畝”。
    兩稅法的主要內容有四:一、以資產作為課稅的基礎;不再課人頭稅。二、費改稅,就是把複雜的各類收費都歸納為戶稅與地稅兩種,這也是兩稅法名稱的由來。三、以貨幣為繳納依據。四、每年分夏秋兩季納稅。這項稅法最革命性的作法是取消了人頭稅,在此之前中國歷代都課徵人頭稅,而且是以男丁為對象,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奴隸制,除了勞動所得要課稅外,把勞動者本身視為生產工具也要課稅;所以雖從漢以來就有廢除奴隸的制度,但實際落實應從唐德宗時宰相楊炎所提出的兩稅制為起點;這也中國歷史上很重大的一次改革。
    到了明朝中葉,張居正推行的一條鞭法內容為:一、稅費合一:將田賦及各種徭役都攤入田畝中徵收。二、以錢代役:可以繳交金錢替代徭役。三、田賦一律改為金錢繳納。四、由國家徵收。其重點是國家統一徵收,這項作法把自夏商周以來的封建制度徹底消滅,所有被封為各式爵位者都瞬間變成了地主,爵位成了榮譽職,不再能對封邑中的人民進行主僕式的壓迫。
    清雍正時,把丁銀﹝人頭稅﹞納入田畝﹝資產﹞中計算,與田賦一起徵收。
    這三項稅費改革的內容大同小異,卻歷經了近一千年的時間,不是楊炎的人頭稅與雍正時的人頭稅有什麼本質上的差異,而是在國家用度大增時,那些已遭廢止的稅法會再度成為政府向人民搜括財物的方法,已遭廢止的費用名稱變個身段的再次成為政府斂財的口實;所以黃宗羲“積累莫返之害”的定律就成了歷史不斷重複上演的一齣戲碼罷了。
    政府如果用於向人民提供更多的服務或保障,可能還能得到部分人的認同;但如果是為了謀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向其他人勒索,就真成了列寧所說的“國家是一部分人壓迫另一部分人的機器”。現在經濟處於低迷的狀態,政府為了減少失業率,以各種減稅或特惠措施吸引投資,甚至把影響人民生活﹝環境﹞生計﹝薪資及勞動保護﹞的權力也出讓給財團,雖能美化一時失業的數字,但長期已損害了人民的利益。

2012年8月23日 星期四

名嘴亂國



    自從談話性節目大行其道以來,就少不了“名嘴”這個角色;到底這名“嘴”是“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來”的那種“嘴”,還是“人過四十只剩張嘴”的那張“嘴”,甚至是“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的那嘴呢?好像自從有名嘴這詞兒開始,就略帶負面含意,至於其中怎麼“損”名嘴的那些描述在此就不轉述了;不過確實有人是靠張嘴吃飯的,但如果要有名,卻不是只憑一張嘴就可以的,起碼還得要有一副好耳朵,這裡也不以一個鼻子來形容,因為那是指著畜牲罵人的形容;不過光有嘴及耳朵還不及名嘴之列,得再加上一顆“黑心”,幹什麼用呢?專門應付“瞎掰”,真的!當名嘴不瞎掰不行,這行話叫作“製造節目效果”。
    名嘴聊的八卦上至天下至地還包括中間流動的空氣,現在有的談話性節目已跨足政論、影視、社會、知性等領域,還有一種其他,不過在這行裡不叫其他叫“八卦”,意思是和什麼都不搭嘎,但也都能連在一塊,靠什麼?當然是靠那些名嘴的功力了。所以談話性節目就分段實施,中間以廣告隔場,如果你跟我一樣不愛看廣告,那就趁廣告期間運動手指操作遙控器,等回到節目後,你就會發現剛才聊的話題變了,不變的是名嘴的口沫橫飛;如果能把單一一個名嘴在節目裡的所有發言都錄製在一起播放,那肯定有趣,因為剛剛罵過政府無能的嘴臉瞬間變成了關懷弱勢眼淚還在眼眶中打轉聲音已沙啞的性情中人,接著又以神秘的神情低沉的聲音向大家爆料,其中若能有其他名嘴在一旁以聲效配合或手腳拉扯,那更能“製作節目效果”;如果近來就是一個“悶”,收視率起不來,那就要出奇招了,除了在節目上要加上肢體語言外,還要在節目外製作彼此反目互告的戲碼為節目打廣告;看了這些,你可能要懷疑他們是否仍該叫“名嘴”,不是該改名叫“演員”了嗎?
    最近在探討台灣的教育問題,有罵政府的,有罵老師、學生、學校、企業、社會的,好像沒有不該罵的;說咱們的競爭力大不如前,企業找不到可用的人才,主持人就問:為什麼無法再恢復以往的競爭力呢?人才都到哪去了呢?妻在一旁收拾殘羹說:因為以前沒有這些節目,因為人才都去當了“名嘴”。

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中國歷史上最會用人的領導人就是劉邦,所謂“知人善任”這句成語的由來,就是後來班彪在《王命論》裡對劉邦能夠取得天下五項特質中的一項“知人善任使”一語演變而來的。劉邦從一個浪蕩少年到一國之尊的唯一法寶就是讓張良、蕭何、韓信這些人發揮了作用,而這些人都能適時的以各種身分進入劉邦的組織系統中,並獲得信任也對劉邦忠心不二,在關鍵時刻發揮才能,並由劉邦所領導的組織給予最大的助力,始能獲致成功。
    劉邦由於出身低下階層,所以他所認識的樊噲、曹參、夏侯嬰、周勃、灌嬰、酈食其、彭越等人都是所謂的販夫走卒,但他們都能在劉邦的組織中發揮一定的功能,就証明劉邦的識人之明;他有這麼一句很有名的名言─“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可見他不搶屬下的功勞之外,還精準的把屬下的長處都彰顯出來,這一點是許多領導人所不如的。例如有些領導人就喜歡用學歷高的人,其實這是一種高度缺乏自信的表現,因為他對自己的能力懷疑,對所面對的問題恐懼;而且無法從這些高學歷者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洞悉缺點,也沒有魄力適時加以更換。
    人才需要得到領導人的信任也需要作事的環境,甚至能為領導人設想,不計個人毀譽;像劉邦團隊中的蕭何就是這麼一個人,他當初在沛縣是一名主吏掾,地位遠高過幹亭長的劉邦,但卻甘心為劉邦賣命,尤其為劉邦留心人才,像韓信就是他發掘的,而劉邦當時卻未重用,還上演一齣“月下追韓信”的戲碼;這就証明蕭何不只自己願屈於劉邦之下,甚至時時刻刻為劉邦打算,並彌補劉邦一時不明所犯的錯誤。但今日的執政團隊就欠缺這樣的人,不但自己常出包,讓別人承擔自己的責任外,還動不動就耍脾氣辭職走人;甚至在未經報備及經團隊共同研議的狀況下逕自發表爭議性很高的言論;這些都不該怪罪這些不適任的人,而是領導者未把適當的人放在適當的位置上,也未創造一個和衷共濟的環境讓大家同心協力為共同的目標奮鬥。
    老子曾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歷史上有太多人是屬於智及有力的人,像項羽就是最好的例子;但都缺乏自知之明及真正的堅強意志,所以最後的成功也與他們無緣。

2012年8月21日 星期二

人民期待的禮物



    美國作家奧‧亨利《神奇的禮物》描述著一對小夫妻耶誕節互送禮物的情景,概略如下:
    故事的主人翁吉姆與德拉是一對貧賤小夫妻,德拉為了使丈夫那隻懷表能搭配上一條稱頭的佩鍊,她已在錶店外張望櫥窗裡那條白金錶鍊有好些時候了。而丈夫吉姆總愛看德拉在鏡子前梳頭,那秀髮在昏暗的燈光下閃著絲緞般的光澤;於是令他想起髮飾品店裡那把鑲著各色寶石的梳子。兩個人在耶誕夜前夕都各自想著送給對方的禮物。
    次日,德拉在吉姆上班後就匆忙出門,去應假髮店老闆娘的約;吉姆也向經理告了一小時的假,先去了當鋪。耶誕夜!多麼令人感到溫馨的節日,這一天,所有相愛的人都該互訴關愛,讓對方被自己的愛溫暖。德拉在飯桌上點燃一根蠟燭,讓她把錶鍊拿出來與吉姆懷錶配在一起時能看到吉姆眼裡的愛;吉姆回家的路上,手不時摸著口袋裡的梳子,想著德拉看到禮物時興奮的神情及獻上的吻。
    結局當然出人意料地令兩人扼腕,但相擁而泣的同時卻也深刻的感受到了對方的愛,這難道不是最好的禮物嗎?
    熱戀中的兩人都想著如何使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愛,但也有時誤會有比自己更讓對方感到珍貴的了,所以窮盡一切方法,卻忽略了自己;譬如故事中的德拉及吉姆他們都是對方心中最感珍貴的,但卻各自誤以為是秀髮及懷表,所以當自己願捨棄秀髮及懷表以使讓對方更添珍貴時,卻意外失落了;而在失落中才發覺相互深愛更顯珍貴。
    在現實生活中真不乏這些例子,民進黨最羨慕國民黨有嚴密的地方組織可為其助選,例如地方的農、漁、水利會等組織,但也垢病其為地方派系與黑金體系;所以一方面大加撻伐,一方面也極盡獲致之能事;最近高雄水利會會長、嘉義縣長入主民進黨中常會便是其中一例。而國民黨最羨慕民進黨平時黨中有派,選戰時又能整合團結的動員能量;所以爭相模倣,結果是平時極盡分贓之能事,選時各顯崢嶸相互掣肘。這便是政黨間不問究竟的惡性競爭,恐怕“愛之﹝台灣﹞適足以害之﹝台灣﹞”;如果能如奧‧亨利有此神奇之力讓兩者互易,而只是犧牲表象﹝一頭秀髮及一隻懷錶﹞,換取真情﹝愛台灣﹞,那不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