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319事件

319事件若從人、事、時、地、物就可剖析出動機了,由動機就能循線找到兇手。
人:這次事件有阿扁及呂秀蓮中槍,各都一槍,射擊的方向同向,遺落的彈殼與彈頭都在案後很快尋獲,彈殼在馬路邊停放的車子底下,彈頭一在扁的夾克裡,一在吉普車裡。這表示兇手打得很準而且是近距離一人一槍彈無虛發,但為什麼不多放兩槍致於死地?眾多護衛人員在現場都沒發現有槍擊事件,而扁呂兩人為何中槍仍不吭聲?為什麼目標是兩人?
事:這件事是扁呂兩人2004年大選前的拜票遊街活動中所發生的事,這種活動一般都有事先的安排,也就是說路線及歡迎群眾集結的數量旗幟鞭炮等,非外人能詳細得悉;而且遊行車隊有行進速度,若非經特殊專業訓練的狙擊手及專業的槍枝是無法達成任務的;而據後來所公布的嫌犯資料,以一個業餘又非支持者的人持改造手槍近距離射擊又未即時被發現的種種狀況來看都匪夷所思。
時:時間在選前一天,其動機就是想影響選舉的結果,依當時雙方的民調在伯仲之間,其影響就至關重要,只要有傷亡阿扁就取得延後或如期舉辦大選的主導權,如果在消息披露後兩小時的民調可反應結果,那阿扁就穩操勝券;甚至可發布緊急處分令,讓大選延後一年舉行。當時正是元大併復華金的關鍵時刻。
地:這事發生在扁支持度頗高的台南地區,而兇手是熟悉當地地理位置的陳義雄,像他這樣的熟面孔如何能執行刺殺任務呢?有違常理,而且事後意外墜漁塭溺斃也讓人起疑竇。
物:扁與呂的傷都不重,一直拖延到晚間八點才出來面對媒體的原因自然是等多家民調的結果,由維安小組先介入調查就已有堙滅證據的可能,所以整件槍擊案不可能假手他人,都是事先安排的局。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物價上漲的假象


  最近媒體都在報導物價上漲的消息,而政府公布的二月份CPI也就是所謂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卻比上個月不增反跌0.40%,較去年同月也是跌0.05%。為什麼數字與人民感受有如此大的落差?主要原因是CPI指的是包括所有商品及勞務的總物價水平,也就是說部分的物價上漲,而另一類商品的物價卻下跌,相互抵消的結果。譬如說這次的物價上漲都出現在食品類,食品又是人們每天要購買消費的商品,但同期的其他商品如房租、電器、能源價格等卻在下降。
  物價上漲通常與通貨膨脹混為一談,其實這是錯誤的,應該說通貨膨脹只是物價上漲的因素之一;之所以如此混淆,也就是媒體或別具用心的政客想把痛苦指數之一的通貨膨脹率以物價上漲的人民感受相連結,使不實的痛苦指數飆高,讓人民對政府抱怨。如果從痛苦指數另一組成要件的失業率來看,近月是呈下降的趨勢,相加的結果未必上升。但政客總會以突顯人民感受的方式來抨擊政府的施政。
  其實物價上漲有三種原因:
  一種是需求增加,這種需求包括消費需求﹝譬如年節﹞、投資需求、政府支出、淨出口。這次食物類商品的價格上漲只能說是消費需求之一,而且是季節,不是涉及長期需求變化的影響;如果這些短期因素消失就會恢復正常。
  第二種是供給推動,也就是生產成本上升所導致的價格上漲,例如飼養豬隻的飼料價格上漲。而這次的豬價上漲是因為仔豬下痢疫情所導致,而實際疫情的影響又是六個月後的供應,所以這次豬價上漲顯然是預期心理,或是部分肉品商囤積的結果,與實際供給失衡無關。
  第三種原因是需求與供給的加總結果,譬如說近來媒體常說的「物價漲薪水不漲」,如果像中國大陸一樣由物價推動的薪資上漲,相互作用的結果,已經無法分辨何者是因何者為果,那麼這種現象到最後反而會因為消費端的縮手﹝需求減少﹞使供給也要跟著縮減而失業增加,這就會使痛苦指數瞬間飆高。從過去十餘年所謂薪水不漲的這段期間看來,我們的物價長期都處在低水位,並沒有需求與供給相互作用的不良現象;主要原因是需求沒有被真正帶動起來,雖不能說是好現象,但如今硬將「物價漲」「薪水不漲」兩者相連結,其實就是別具用心的一句政治語言罷了。
  總結來說,惟有成本上漲所帶動的物價上漲才會讓此現象持續下去;政府要注意的是這種成本上漲的因素是否呈趨勢狀況,例如油價,如果是長期走升的趨勢,政府就該以匯率或節能的方式來使民眾購買力增加或消費端降溫來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