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鬼算



    有個在衙門裡任事的小吏,很懂得各種官場的環節,各個承辦師爺也都混得很熟,就當起司法黃牛來,給人寫訟狀,從中騙取財物。可這小吏就是攢不住騙來的錢,有了進帳,便生出一些事來,最後還是把錢給折騰掉。
    這城裡有一城隍廟,聽說能消災解厄,小吏就去求神問卜,想彌補自己漏財這缺憾,無意間讓在城隍廟裡的一個道童知道了此事。
    道童夜裡到大殿上取物,聽見有人在廊屋裡走動,湊前一瞧,見兩穿著官服的人拿著帳本在核對計算。其中一個就說:他今年可撈了不少,拿什麼來消耗他呢?另一個說:一個翠雲就夠他消受的了。道童知道這兩不是人,但到底說的是哪個倒楣鬼?不得而知。
    衙門小吏給人疏通,免不得要到酒樓等風月場合裡應酬,認識了翠雲這麼個妓女,人就陷進去了,花去他大半積蓄,還染上了花柳病,求醫用藥,又是筆大開銷,終於把錢耗光,病才痊癒。等再到城隍廟裡求籤,才對道士說出翠雲的名字,道童一旁侍立,才串起這整個故事。
    說來陰間有鬼專門給人記帳、抽稅,那比咱國稅局有效率得多,連鬼都懂租稅正義,怎咱政府不懂?是那些民意代表給有錢人當門神,還是官吏都昧著良心?真比鬼不如。

俾民不迷



         魯國有一對父子打官司,季康子知道了就說:把他們給殺了!孔子連忙阻止說:這不能殺。其實人民不懂父子之間爭訟是不對的,已很久了,這是居上位者的錯呀!居上位者若是能好好教導他們,就不會有如此之情形了。季康子問:教人民以孝為本,而今殺一人而能使天下人都知道要孝順,豈不也是一個好辦法?孔子說:不盡孝就把他殺了,那是虐殺無辜呀!打了敗仗,能把所有參與戰事的人都殺了嗎?司法無法整飭治安,不能光以刑罰來改善;最好的辦法就是居上位者能率先作榜樣,讓人民能效法跟隨,若居上位者都做到了,而少部分人民仍不遵行,才可施以刑罰,這樣才能使人民知道什麼是不對的;像一堵八尺高的牆,老百姓是攀越不過的,但八百尺高的山,一般孩子都能爬上去遊玩,是因為山是漸次升高的緣故!如今人民要達到仁義那個地步的漸次升高的方法已很久都沒有了,所以能怪人民去踰越法律嗎?詩經上說:讓人民不再“正道與邪道的辨別上”迷惑。過去的君主都不讓人民“在正道與邪道的辨別上”有所迷惑,所以不用嚴刑峻法。
        而今在上位的人貪贓枉法,等被司法追訴時,卻可不顧任何人民的質疑,堅持以最低的標準閃避法律的制裁,其不知曾為人上人應盡教化之責,實為今日民不知恥的主因。

群體的利益為先



     獻縣是紀曉嵐的外婆家,他從小曾被寄養在此。獻縣來了一位新縣令叫明晟,是個用心想作事的好官,有一次見有一件冤案,想為其翻案,但卻不知上面的長官態度如何,就叫一位外號王半仙的人去問狐仙,因平日他替同僚算個命問個事的都還算準。不久,狐仙回話說:當父母官只問案冤不冤,不問上司答不答應。總督李衛的話難道不記得了嗎?口氣很不好,明晟聽了,嚇一大跳。因為李衛曾跟大家說了一個道士的故事,先說這道士如何料事如神,又如何唸咒解厄。事後還訓誡李衛說:一個人一生困窮顯達要服從命運的安排,否則就奔走爭鬥,排擠傾軋,像李林甫、秦檜不陷害好人,自己也能作宰相,他們作惡,只是枉然給自己增加罪孽而已。但國計民生可就不是一般的命運所能涵蓋的了,上天要降下人才來,朝廷也設置許多官吏,就是要輔助一時國家社會的氣數與運數的不足。孔子說:“知其不可而為”,孔明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便是聖賢安身立命的論述。作為國家與社會的棟樑,是沒有權力拋棄自己救世責任的,要極盡全力。道士說完一下船就不見了人影。明晟驚得是狐仙竟也知李衛所訓誡的事。
    這個故事闡述個人與群體在面對命運時,所應持的不同態度,認為個人應講求宿命些,不要過分的與環境或人群相互間鬥爭;但在面對群體利益時,個人是不能講求利害的,要為群體盡力拼搏。譬如生態環境問題,個人不能為了自身的利益無止盡的破壞環境影響生態,因為那是全體人類的共同資產,當群體資產受到損害時,要不顧個人得失的盡力維護。國光石化影響的是後世千千萬萬的子孫,但一時地方的就業則是短期少數人的利益,以此衡量,便知政府的取捨是對是錯。

術治與法治



        韓非子對申不害的術治及商鞅的法治分別提出批評,認為一個國家要想富強就必須執政者對官員施行術治,官吏對百姓施行法治,缺一不可,始能成大業。
       何謂術治?就是執政者要依據個人的才能授予官職,再依照其官職的內容要求其功效,明訂對他們懲戒及考核的辦法。
       何謂法治?就是明確的把法令以文字記錄下來公諸於世,一定要貫徹刑罰制度到每一位民眾的心裡,依法獎懲,並對歪曲法令者給予懲罰的一種制度。並說君無術則弊於上,臣無法則亂於下,不可一無,皆帝主之具也。意思是說執政者若無術治則無法把人放到適當的職位上,並有效約束他們,讓他們發揮執政的功能。同樣的作臣子的要訂定明確的法令,使人民遵行,否則無法治理。兩者缺一不可,這些就是一個執政者所須具備的治國方法。
     韓非子舉出韓國有術治無法治的狀況,使得韓國雖一度擁有強大的武力,但卻終及七十年的統治歲月,沒能成為中原霸主,這一切都是法治沒有落實的原因。他形容當時韓國的情形是,舊時晉國的法令還未廢除,而新的法令陸續產生,申不害沒有統一舊法令與新法令,所以奸邪之事就不斷發生,人們看到舊法令是利於自己的,就按舊法令辦;新法令利於自己,就按新法令辦;如果新舊法令衝突,奸巧者就以各種言辭為自己辯駁,使國家的利益及尊嚴遭到最嚴重的傷害及扭曲。
     商鞅治理下的秦國實行法治,明確訂定了法令讓人民遵行,所以民眾努力勞作,士卒拼命殺敵,眼看就能成為最富強的國家。但執政者卻不行術治,無法約束官員,反把人民及軍士所努力的成果拱手讓權臣掠去。孝公時商鞅當政,尊榮備至,連太子都不放在眼裡;惠王時張儀把秦國所有的力量都犧牲在對韓國及魏國的戰爭中;武王時甘茂費盡力氣對周作戰;昭襄王時魏冉竟越過韓、魏去攻齊,把國家資源完全耗盡;范睢也花八年攻韓,成就的竟是自己的封地。這就是秦君不行術治的結果。
       申不害術治及商鞅的法治並用才能真正富國利民;然而其內容也有修正的必要。申不害主張官員各盡其能各行其事,甚至不關己職的事也不要談論。這樣反而使執政者容易被部分官員蒙蔽,無法作出正確的判斷。這就是術治中仍要強調彼此合作的重要。
       商鞅的法令中對有首功者的獎勵,明確規定可升爵位一級,封五十石官職,並依首功多寡加進。這個規定使有戰功者可去從事有專業要求的官職,似乎與其才能有不相應的問題了。這說明了商鞅將國家名器當作獎勵給有戰功者是一種不顧體制的作為,應予改進。
       而我國現行對公務人員的進用考核雖有透明化的規定,但仍缺乏提升其積極任事的誘因,也未能對才德不備者進行淘汰退場的機制,以致冗員當道,行政效能不佳的狀況。在法治面上,許多法令的完備不足,執法怠惰,造成人民對司法的信任度下降。所以說我們執政者在術治與法治上都沒有可使其得心應手的工具,因此要想治理好國家是極為困難的。

2011年8月26日 星期五

領袖特質



        傑出的領導人要具有三種特質,一是要能提出願景;二是要有作事的能力;三是要能解決問題。不見得全要具備,容或有一兩項突出者就已算是傑出的領導人了。
        願景不只要能想像還要能自我演變,就是把一個團體的願景活化成個人的願景。越能感染更多的人,越是具有願景的說服力,也越能成為有魅力的領導人。
       其次要具有作事的能力,什麼叫作事的能力?有三項標準:首先是要有組織性,能找到有能力的人還要把他們聚集起來共同分工。其次是自我檢討的組織機能,每一步驟在進行中都會產生檢討的空間,組織要能從中記取經驗,避免在下一步驟中再犯。最後是組織的團隊意識要越來越強,透過工作使彼此更融洽。
        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指在過程中突如其來的問題會干擾工作的進行,如何有效的排除及因勢利導成為工作助力而非阻力。或者即使被迫中斷,也要能儘速恢復,這都關係著領導人所鋪陳的願景及實現的可能性。所以解決問題的能力牽涉到領導人的意志力、包容力等特質。選舉正是檢驗領導人是否具有這些特質的機會。
       最近兩黨候選人都面臨一些有關領袖特質的事件,可提供大家作一比較。兩黨都針對住房政策有了一些具體的內容。但這些願景實不具說服力,兩個人還直吵著只租不售及平價的議題,這就是沒有把政策活化成個人願景,無法感動人民的原因。其次是他們執行及排除困難的能力;蔡的主張顯得空中樓閣,而馬的團隊內又充滿雜音。所以他們都不是具有領袖特質的人。

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盤庚遷都


      商朝的第二十位君王盤庚,他也是開國主商湯的第十世孫,可見商代的君位傳承以兄終弟及為原則。這種繼承的制度是容易引起爭議的,彼此就憑武力爭奪,曝露了商代充滿了王族間的矛盾,為爭王位而起的內亂不計其數。商代多在黃河中下游活動,這裡雖有肥美的良田,但也經常發生水患,對生命財產都是很大的考驗。
     基於這兩種原因,所以自湯在亳建都後,二十任君主竟遷了五次都。有水患遷都可理解,但為什麼內亂也以遷都方式解決呢?當時遷都就是君主帶領一部分願意跟從他的人去另覓一處生活,而把原來的地方就讓給那些與他不睦的王族經營。各走各的路,這就是當時部落型態的政治模式。
    盤庚是商朝歷史上第五位遷都的君王,而且遷到了殷這個地方,自此兩百年都不再遷徙。所以又有人稱商為殷商,指的就是以殷為都的商朝。
    盤庚在尚書中留下三篇重要的歷史記載,其實就是紀錄了他遷都這個過程中的政治作為,是現在所有有心進行政治改革的政治領袖們應深刻探究的。
    盤庚第一篇文告是在未遷都前,針對他身邊貴族們的一次嚴正的申明。由於這些人對盤庚的王位虎視眈眈,因此散播邪惡浮誇的言論中傷他,煽動蠱惑臣民,使他們憎恨盤庚。所以盤庚以這篇文告揭發他們的陰謀,並將他們的企圖予以粉碎,並申明要以生殺之權制裁他們。
    盤庚的第二篇文告是對人民,這篇文告中堅定遷都的決心。呼籲人民團結起來,克服萬難,和衷共濟。並要人民遵守法律不欺詐奸邪,否則以嚴厲的刑法懲處。帶給人民未來的希望。
    盤庚的第三篇文告是已遷至殷,對象是跟隨他而來的臣民。他敦促人民要勤奮地儘速建立家園。對隨他來的官員,以開誠布公的心胸重新接納他們,要他們不要再擔心以往曾對他所犯的錯誤,大家齊力把國家建設成湯以來的盛世。盤庚認為遷都,是上天交付給他的使命,他是順天應人而為的國家領導人。
    從盤庚的這三篇文告中,我們可看見一個有決心有作為的偉大領導人是如何面對他的政敵,又是如何說服人民跟隨他,對曾經背叛他的人是如何寬大為懷的重新接納。真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君王!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九二共識

 1992年兩岸所指定的兩會﹝海基會、海協會﹞在香港舉行兩岸“文書驗證及掛號函件”事宜的工作性會談。會中也在大陸的要求下,討論“一個中國”的議題,但雙方認知不同,沒有結果。但會後,雙方仍以電話及書信的方式繼續“一個中國”的討論。其中得到的結論是“雙方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本來這樣的結論就是沒有共識。但彼此文書往來中對海基會“各自以口頭方式表明立場”的建議卻被列在該會談紀錄第八個表述方案中,作為該次會談彼此接受的共識內容,這就是九二共識的由來。
     現在民進黨及獨派人士否定九二共識的理由,就是九二年香港會談,會中所討論的“一個中國”原則,各自認知不同,所以沒有共識。而國民黨認為會談紀錄“各自以口頭方式表明立場”就是共識。
    當時陸委會副主委蘇起便以此創造了“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中方起初堅持“一個中國”的內容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容台灣利用各表創造兩個中國的假象。在中方率先否認的情況下,李登輝也正好否定有所謂共識的存在,隨即發布“兩國論”抵制“一個中國”的主張。 
    幾經波折,2008年胡錦濤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三十周年的講話中,就定調了“兩岸同屬一中,堅持九二共識”的政策方針。所以九二共識起初是蘇起所創造的名詞,但其精神已在九二年會談紀錄中呈現,也由中共領導人胡錦濤確認。因此蔡英文否定九二共識的存在,是睜眼說瞎話,想在選戰中創造對立矛盾的政治心態而已。蔡英文另舉台灣共識的議題,其時就是要另立山頭,避免陷入國民黨九二共識的糾葛。

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

偷雞賊



  蔡英文終於表達了她對於九二共識及ECFA的看法,簡述如下:ECFA已有足夠代表民意的機關監督,因此不需再以公投訴諸民意。九二共識則是從來不曾存在過的,因此沒有承認與否的問題,兩岸應另覓共識。蔡主席如此回答,好像九二共識與ECFA是兩個問題,殊不知ECFA是在九二共識下所達成的經貿架構,若不存在九二共識,就沒有ECFA。
  孟子滕文公篇中將明知稅制不合理而拖延改革的官員比喻為偷雞賊,且將此稅官搪塞百姓的話改成偷雞賊面對失主的話“以前我每天偷一隻,現在讓我減少些,改成每月偷一隻,等到明年再撤底不幹吧!
  這就是現在蔡英文的心態,既然九二共識不曾存在,其依據九二共識所簽訂的ECFA也不應存在,應立即發動人民聯署公投,終止此協議。怎可姑息迫害台灣人民的協議繼續執行呢?蔡主席的民意機關監督,就是每日偷一雞改成每月偷一雞,其心態的茍且投機可見一班。

朝聞道,夕死可矣


朝聞道,夕死可矣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出自論語里仁篇,是孔子一句很有儒性的話,流傳至今,卻被很多人誤解為“早上理解了真理,晚上死去也值得。”許多參禪悟佛的人最喜歡引這句話,來告訴世人“真理”是多麼可貴,人若能參透其中玄機,就不虛此生了。其實孔子代表的是儒家,是一種積極入世的思想,是想用自己的理念正道來從事政治改變世界,怎可能說一句這樣消極的話呢?
    我說這是一句很具有儒性的話,意思是這句話能充分表現儒學的精神。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真正的意思是:“若知道明天我所倡導的仁就可被執政者施行於世,則就算今晚死去,也沒有什麼可遺憾的了!”。
   先說此句中的“朝、夕”講的是“明朝”、“今夕”,與一般人解釋的“朝、夕”指的是“今朝”、“今夕”不同。今日的“朝”必定是已經過去的“朝”,那是不能再有什麼作為的,而“夕”就要死去,那真是一切操之於天,只好任命罷了。代表儒家的孔子怎會認為一個人是可以完全不作為而任由命運安排的呢?所以夕死是宿命,朝聞道卻是一個儒者所要竭力去完成的,這才具有意義。我們一定要把儒學的積極性放在這句話中去解釋,才符合原意。
   再說“聞道”的聞,是一種有被動涵義的動詞。例如諸葛亮出師表中“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中“聞達”一詞,意思是“被諸侯所推崇”。所以“聞道”的意思應該解釋為“被執政者所施行”,聞做被動語時,唸四聲。
  “道”則指儒家所倡導的“仁”。
   這樣一句具有積極啟發意義的名言,卻被誤用於相反意義的消極佛道,孔子若地下有知,必嚴叱現在讀書人未為其正言。

中元祭鬼



        最近大家因為中元節,所以都舉辦祭祀鬼神的活動。台灣人不稱鬼神,而稱好兄弟,其實這與鬼神有別,是特別指客死異鄉的孤魂野鬼。一般在家往生的先人都有子孫為他們超渡,而孤魂野鬼則沒有親人為他們超度,所以就以中元這一天,舉辦超渡法會,讓這些孤魂野鬼也能趕快去投胎轉世。這都是人對鬼神的一種敬畏,敬是對他們也曾與我們共同生活在這世上,對這個世界多少都有貢獻,所以以一種尊敬死者的心來紀念他們,並希望他們趕快投胎轉世;畏的是他們若不去投胎轉世,就長留與人世,與現在仍活著的人共處一個世界,那就要與人糾葛出許多恩怨情仇來,妨害了正長活著人的生活。
        所以中元節除了犒賞孤魂野鬼以外,還要作法會普渡他們。犒賞的儀式叫作祭祀,除了讓鬼神吃好喝好以外,再給他一些盤纏讓他好上路,不過總也向他們祈福;而普渡是一種解除的儀式,說白了就是驅趕他們上路,別再眷戀人世,對我們來說就是去凶。這兩種儀式就是整個中元普渡的重要內容,其實我們一般逢年過節的祭祀祖先,也應有這兩種儀式,才能稱為完整的祭祀活動。
        同樣地,政治人物也讓我們敬畏;敬的是他們犧牲自我為人民服務,畏的是他們手握對人民生殺予奪的權力。所以我們在選舉中投他們一票,要他們為我們服務;對選票中另外那些人,就請他們走入歷史,別再呼風喚雨的弄得人心神不寧。與祭祀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用祭品焚香召喚他們,對他們說出我們的願望,事後用爆竹驅趕他們,請他們別在人世興風作浪了。但有些政治人物真的就跟那些陰魂不散的鬼一樣,不請自來,吃飽喝足後,趕也趕不走。怪得是你祭好兄弟他來,祭祖先他也來,每祭必到。十足的討厭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