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寧為海瑞



    海瑞之所以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直言敢諫”的代表性人物,是與中共1966年發動的文化大革命有關,當時任職上海文匯報的姚文元發表了一篇批判吳?《海瑞罷官》的文章,指它影射了「彭德懷事件」,因此發動了文革;由於十年文革對中國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大家事後在追究毛澤東縱容四人幫搞政治整肅的同時,就不免把此事件中的主角彭德懷的“化身”─海瑞,拿出再檢視一番。
    其實海瑞不只“直言敢諫”,他本身就是一個儒學的實踐者,海瑞十分廉潔,雖官至二品,作過江南如此富饒地區的巡撫,而死時所有家當不及二十兩白銀,連喪葬的費用都不足。
    海瑞也是一個不畏權貴、剛正不阿的執法者,他在浙江淳安縣令任上,對所管轄的驛站嚴令禁止超過規定的款待,因而得罪了當時總督胡宗憲的公子,對凌辱驛丞的胡公子加以逮捕並沒入其所攜帶的大批現銀,還將其送交至總督府議處。
    海瑞的直言敢諫是他在嘉靖皇帝時,以身居六品的官階,向嘉靖呈遞了一個奏疏,內容指責嘉靖是一個虛榮、殘忍、自私、多疑、愚蠢的君主,以致貪官污吏橫行,苛捐雜稅沉重,而宮廷內奢靡無度,各地盜賊四起;尤其嘉靖迷信方士,尋求長生不老,更是不智。並直接以“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來警告皇帝。這樣的奏疏任誰看了都受不了,嘉靖氣呼呼的讀罷,把奏疏往地上一扔,就叫人去把海瑞逮來;一旁侍候的宦官趁隙對嘉靖說:萬歲爺千萬別為這個人氣壞了身子!這人早知上了這奏折也活不多時,已買好棺材在家準備著呢!嘉靖一聽,雖然還有怒氣,卻偏不願遂了海瑞的心願,把人召回,自己又拾起奏疏看。
    從此海瑞成了整個帝國的“人格者”,連繼任的隆慶皇帝也只能將他安排在位高無權的職務上供著;但海瑞仍上奏要求賦予實際的責任。皇帝只好派他任南直隸巡撫,所謂南直隸指的就是現在的江浙兩地,首府在南京,是明朝最富庶的地區。海瑞初上任,便對各級官員約法三章,嚴禁官員浪費公帑及相互款待,但也都限於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其最重要的作為是對典押農地歸屬權的判決。這個案件牽涉到曾提攜他的首輔徐階,由於徐階家屬在江南擁有大筆農地,其來源多為放高利貸沒入無力償債農民的田產,海瑞於是下令徐階家人限期退還至少一半的土地給原地主,徐階當時已退職還鄉,認為海瑞不敢強硬執法,就擱置不予理會;海瑞於是逮捕其弟徐陟,此事因而廣傳,大大增加海瑞的威信;所以江南的土豪劣紳再不敢強佔民田。
    海瑞的執法決心讓他成為當時社會正義的捍衛者,這比他“清廉”、“直言敢諫”、“不畏強權”更符合人民的期待。相較最近許多人批評馬英九的證所稅、油電雙漲、美牛等案,也許其步伐踉蹌,手足無措,但朝正確方向前進的決心仍值得肯定。對於外界不當的批評,執政團隊也能忍辱負重,繼續邁進,這就是人民所期待的政府。像有些號稱學者的人,一會兒說證所稅案是“放過”股市炒家,一會兒又說繳40%稅是“懲罰”善良投資人,這種前後矛盾的論調竟然敢在媒體前放聲高調;而主張此刻復徵證所稅不是時機的在野黨,竟也競相提出版本;都是言不由衷的巧言令色之人。

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損一毫而利天下不與也



    對一毛不拔的楊朱,大都以為他是個自私自利的人,其實那是因為在《列子》這本書裡,楊朱形容古代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這句話而來的,但這句話還有下半段“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兩句話合在一起,就不一定認為楊朱是個自私自利的人了,因為把全天下都給他,他也不要。這樣的人豈不是活在象牙塔裡的人,不食人間煙火;他的解釋是:天下根本不是一根毫毛可以解救的!他的弟子又替他解釋:一根毫毛對一個人來說是很微小的,一條胳臂就大了,但對整個世界而言,仍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世上根本沒有一個人憑一根毫毛就能解救的事。
    楊朱與弟子的解說似乎沒有中的,但如果讀了他整個論述的記錄,就會發現楊朱認為世上的事都是庸人自擾,許多的苦惱其實都是人自己製造出來的,所以只要人不再對世上的事煩憂,不去想把世界佔為己有,那世上就再也沒有苦惱的事了,天下太平。損一毫以利天下就是認為只要犧牲“一點點”就能使天下得利,因為這個天下最終要歸於自己,所以利歸於己;而犧牲“一點點”就不必計較是自己或別人了,最終就是別人;因此許多擁有權勢的人勸別人犧牲,而自己得利。楊朱的一毛不拔是看破了這些人的技倆,因此拒絕為冠冕堂皇的理由付出一絲一毫,也拒絕誘人的利益;不為虎作倀,無事生非。
    楊朱這番道理是不利統治階級的,自然在秦始皇焚書坑儒運動中,被徹底消滅了。但今天面對資本主義所掌控的政治遊戲中,楊朱的思想應成為知識份子的借鏡;近來證所稅在立院由國民黨籍立委整合的版本,就是為虎作倀,唬弄百姓的把戲;請問當人民忍受油電雙漲,想成就一點點社會正義時,關係資本利得的法案竟被執政黨籍立委如此糟蹋的體無完膚,請問小老百姓要求的正義在哪?

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島國的命運



    世界上以一個或多個島嶼建立的國家共四十九個,其中鄰近大陸地區的亦有近二十個,如日本、英國、馬達加斯加、古巴、海地、紐西蘭、斯里蘭卡、台灣等。從這些國家發展的命運來看,若鄰近的大陸國家是一個高文明且開發程度高的國家,則島國的文化政治多受其影響,且因地理環境的優勢,在運輸及商業上多受其惠,而成為優於大陸發展程度的國家或地區,如香港及二戰前的英國;但若是兩者在政治及意識形態上相左的國家,則往往因對立而造成雙方發展上的障礙,最後兩敗俱傷,如古巴、斯里蘭卡。
    就以英國為例,它曾是擁有全球最大海權與殖民地的國家,但當海權沒落及歐陸政治整合後,英國的國勢就迅速滑落成為一個衰落的帝國,二戰期間若不是美國的大力支持,可能早就落入納粹的統治之下。二戰後的英國積極維持與美關係,甚至不惜降格成為美國在安理會中的小弟;而對歐陸其他國家也尋求建立新的同盟關係,最具體的成就就是與法國的海底隧道開通,使其與歐陸有了實質的臍帶聯繫。
    亞洲的日本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像歐洲的英國,所以在大化革新時是以全盤唐化作為國家的發展策略;一直到中國沒落後,才改弦易轍,實施全盤西化的明治維新。強大後的日本對落後的中國是鄙夷的,所以有了侵略中國的野心;二戰時期,它唯一與英國背道而馳的是以太平洋戰爭激怒了美國,所以後來的命運也有所不同,若不是美國想在亞洲建立一鐵桿友邦如歐陸的英國,則日本早就是中俄的囊中物了。
    像英國與日本這樣曾在人類歷史上叱吒風雲一時的國家,都不免落入與鄰近大陸政權茍合的命運,那就更遑論其他了;不過在此還是要舉一兩個例子作為借鏡,譬如說古巴就是美蘇兩強僵持下的犧牲品,其命運悲慘的程度與它的地理位置極度相關,若不是它距離美國近在咫尺,也不致被封鎖到如此嚴密的程度,卡斯楚的極權統治早就是歷史名詞了;所以今天古巴人對自己國家所處如此“重要”的戰略位置,應該是喜或是憂呢?
    另一個國家是國人不熟悉的斯里蘭卡,這個位於印度大陸南方的島國,與印度都曾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統治期間曾大批移入印度的泰米爾人,使得與原住民僧迦羅人結怨,以致1948年獨立後,兩個民族間就進行了相互消滅的慘烈戰爭。印度在表面上支持當地僧迦羅人建立的政權,但在印度的泰米爾人卻私下支助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所以戰爭不斷,人民處在恐懼之中。斯里蘭卡人至今對自己獨立自主建立的國家是否仍有強烈的認同感呢?還是陷在種族的仇恨中難以自拔?
    從英國及日本,古巴與斯里蘭卡,台灣人應該更清楚自己所處的環境,應該對分辨種族有更寬闊的解釋;此刻若有人告訴我們可遺世而獨立,或告訴我們可清楚分辨次民族的意義,那他就是要帶領我們走入歷史的古巴與恐怖斯里蘭卡命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