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4日 星期六

摒奸進賢



    荀子說:為政者如何廣泛的聽取意見﹝衡聽﹞,使隱居中的賢士出來為國家作事﹝顯幽﹞,使曾經遭到埋沒的人才重新為國家所用﹝重明﹞,使奸佞之徒自動退出政治﹝退奸﹞,使忠良得到進用﹝進良﹞的方法是:不聽那些具有派系色彩人士的追捧;不殘害賢良,不誣陷異己;不親近具有猜忌、妒恨的人;不以賄賂達到目的。凡是沒有根據的流言、沒有根據的學說、沒有根據的事情、沒有根據的計謀、沒有根據的贊譽,為政者都持以慎重的態度因應,追根究底分辨它們的善惡,立即表明自己贊成或反對的意見,必不使它們影響執政的方向。這也就是摒棄奸邪進用忠誠最好的辦法。
    從荀子的這番話中,我們可以檢視這些年來民進黨的表現:自2008敗選以來,民進黨反中打馬的戰略沒有改變過,所以反對陸生的朝野對峙可以在立院打上好幾架;反ECFA的戰爭從議會打上街頭;反對直航的架剛打完,2012大選前把春節包機直航算作是自己的政績;到金門去宣揚小三通。
    民進黨不只沒有衡聽、顯幽、重明、退奸、進良,而且整個在野的四年中就是不斷在“喬”派系的利益,到國會選舉的最後一刻拿出的不分區名單竟然是“兼顧派系利益的最佳組合”;以“唯一支持蔡英文”的全民調“作”掉蘇貞昌;以犧牲政黨支持票的方式換取總統得票;以水果盛產的價格滑落誣指政府不照顧農民;以三隻小豬偽裝被政治打壓的弱勢者騙取支持。如此作的民進黨如何能摒奸進賢?

溫家寶就王立軍事件嚴厲批評重慶市委

更新時間 2012年3月14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0:31
溫家寶稱重慶須從王立軍事件中吸取教訓
溫家寶稱重慶須從王立軍事件中吸取教訓
中國總理溫家寶星期三(3月14日)在北京舉行的記者會上談及不久前重慶發生的王立軍事件時嚴厲地批評了薄熙來所領導的中共重慶市委和市政府。
人們特別注意到,溫家寶在談話中特別強調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確立的思想路線,包括對「文革」的徹底否定。
觀察家認為,溫家寶的最新談話代表了中共最高層對薄熙來在重慶所實施的政治路線的否定立場,也從整體上表達了對黨內外左傾勢力的批評。
溫家寶說,「多年來,重慶市歷屆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為改革建設事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是,現任重慶市委和市政府必須反思,並認真從王立軍事件中吸取教訓。」
在對重慶現任領導層做出上述直接批評之後,溫家寶為重慶問題作了如下的註解。
「走過彎路,有過教訓」
他說,「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走過彎路,有過教訓。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特別是中央作出關於正確處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以來,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黨的基本路線,並且做出了改革開放這一決定中國命運和前途的重大抉擇。」
溫家寶似乎希望說明,中共已經在有關決議中否定了「文革」,已經確定了改革開放的路線,而薄熙來在重慶所實施的政策背離了這樣的方針。
薄熙來一直被認為是中共政壇上一顆充滿爭議的政治明星,他的「唱紅打黑」在中國獨樹一幟,受到許多人追捧。
但是,「唱紅」也被許多人認為是對否定「文革」的否定,而「打黑」則被認為是對建立法制社會努力的嚴重背離。
事實上,溫家寶在同一次記者會上談到政治體制改革問題是也發出了同樣的信息。他說,「粉碎「四人幫」以後,我們黨雖然作出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實行了改革開放。但是「文革」的錯誤和封建的影響,並沒有完全清除。」
現在看來,薄熙來以及他所代表的政治力量遇到了巨大的麻煩。
我的評論是:對這次中共中央處理薄熙事件所得到的訊息應是:一、中共在十八大權力交接的當頭,處理薄案是希望確立黨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政治路綫,而不願節外生枝。二、對於薄案所意味的中間偏左路綫,嚴格駁斥;但也不期望如廣東烏崁事件的發展方向,這一點可由汪洋是否進入政治局常委名單看出。三、目前,經濟發展出現停滯及地方財政困窘的問題亟待解決,並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空間。四、在國際政治、地緣政治及國內政治的三重問題交會點上,唯有解決台灣問題最符合現實需求,也最能獲致成果以振奮人心;顯然薄案是橫生枝節。 

2012年3月23日 星期五

政治應務實不要表演



    荀子總結了儒家的為政之道,他說:對於有才德的人要不依級別次第的破格提升;對於無才無德的人應立即罷免;對於元凶首惡不再教育直接殺掉;對於一般百姓則要不時的進行教育感化。對於仍未被國家確定名位的臣民,要平等地讓他們接受國家的教育,而不應有區別。
    即使是帝王公侯的子孫,如果不能遵循禮義,就視為平民;平民的子孫若能有宏偉的志向與德才,就把他們歸入卿相士大夫之列,要他們為國家奉獻。
    那些散播謠言鼓吹邪惡學說,專幹破壞團結分化人民的人,應強制其工作並教育他們,使其轉變;可以獎賞激勵他們,也可以刑罰懲治他們;若能安心工作就留用,否則應予流放。
    對於殘疾者,政府應予收留及照養他們,根據其才能讓他們也向社會提供服務,回饋社會,不要有所疏漏。
    對於用盡心思及才能進行破壞社會和諧製造恐懼的人就應堅決處死,決不赦免。這是天德,也是成就王業的必要措施。
    儒家行政的對象就是以上所述的十種人,部分以現代自由意識的眼光看來,似乎有不容異己之見存在的意味,其實這是對儒家思想的誤解,儒家講中庸之道,偏頗過激都不符為政的原則,對人是以德才兼備為取用原則,所以符合中庸原則的理論是可以用來挑戰傳統的,德才也是可受公評的用人標準,因此所謂的異見,那就是經不起以上原則的考驗,自然也是離經叛道的言行了。
    最近甚囂塵上批評馬政府的言論中,有不少就是只具挑撥作用而完全缺乏建設性意見,例如油氣水電價格上漲,就嚴厲批判政府是漲價政府不顧民生,難道反對黨就可以遏止這些國際商品價格的上漲嗎?
    另如美牛問題,連敗選的蔡英文都說如果民進黨執政一樣要面對此問題,所以民進黨如此叫囂的開放美牛就是毒害台灣人民的說法或是馬政府出賣台灣人民健康的言論不就是惡意挑撥而無益於人民的政治語言嗎?
    國民黨吳伯雄榮譽主席訪中,吳胡會中以“一國兩區”的言語描繪兩岸目前所處的狀況,這不就是目前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中的簡易描述嗎?歷經民進黨八年執政,都沒有異議,而現在竟說是馬政府準備出賣台灣,這有任何實質性的建設性意見嗎?不過也是口水而已。
    特赦陳水扁是總統職權,馬英九從2008年競選總統以來都沒有鬆口要特赦陳水扁,經過兩次大選,大多數的人民也已表達了支持這項決定的意見,現在適逢民進黨主席的選舉,就有人為了表態自己綠的立場,不惜耗費口水,一面指責馬政府的不人道,一面向綠營支持者騙選票,這不也是只有作秀意味沒有實質幫助的言論嗎?

執政的大節與小節



    儒家比喻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間的關係,常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說法闡述,就是認為君主是要靠人民的支持才能屹立不搖,否則就會傾覆。所以荀子說:執政者想要政局安定,就要調整好政策,愛護人民;想要有所榮耀,就要尊崇禮義,敬重知識份子;想進一步建立功業,就要推崇品德高尚的人,任用有才能的人。
    這些簡單的道理其實就是執政者作好執政工作的不二法門,也是大原則。正如孔子所說的“大節”,孔子說:大節是也,小節是也,上君也;大節是也,小節一出焉,一入焉,中君也;大節非也,小節雖是也,吾無觀其餘矣。意思是:能掌握執政的大原則,又能照顧到一些細小的事物,這是上等的執政者;若能掌握執政的大原則,但在細小的事物上不盡如人意,那算是中等的執政者;如果不能掌握執政的大原則,細小的事物即使作得再周詳,我也不用再觀看了﹝就是最劣等的執政者了﹞。
    以近來政府的行政措施來分析,譬如水電價格的調整,這是關係一個國家能源政策的問題,也是世界性的普遍問題,所以政策上應掌握的原則就是把工業用電﹝佔70%用電﹞的比例調高,而將生活用電﹝佔30%﹞的比例調低;理由是全世界的能源價格都上漲,所以佔工業生產成本的能源價格也必定跟著上漲,又我國是低電價國家,因此調價比例稍高,並不影響其競爭力;而關係民生的生活用電可依用電量劃分級距來課征電費,就是在公平原則下又儘量兼顧弱勢者的正義原則,才應是這次水電價格調整政策的最終原則。依此例以公平原則區別工業用電及生活用電就是所謂執政的大原則,而兼顧弱勢者的正義,便是更為細緻的施政小節,這才稱得上是上等執政者。

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孤憤



    韓非子在《孤憤》一文裡描述統治者與被統治者兩種人最後的境遇,也就是國家正走向滅亡時的情境;為什麼國家會導致如此的後果呢?是統治者沒有適時的使傳統的統治哲學與時俱進;而一味以傳統的思想維繫社會,因而造成文化斷層,使統治的正當性愈來愈受到質疑,以致分崩離析的結果。
    “孤”是指統治者與人民脫節的那種悲涼而不自知的感覺;“憤”是指人民的痛苦沒有辦法獲得統治階層的理解與解決。其實國家在任何時候都存在著所謂的“智術之士”及“能法之士”這兩種人,也就是真正明白國家問題所在的人,而且他們也是唯一能提供解決之道的人,可惜的是他們經常是不被統治者器重的人,所提供的意見也不為大眾所青睞;許多人是茫然無知的,沒有方向,所以變得愈來愈短視,而且更為自私自利。說穿了就是傳統文化已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整個維繫社會公理的系統出現矛盾,以致崩潰;所以人開始以一種非理性的方式解釋現實社會中所出現的現象,充滿迷信與無知;當然問題沒有徹底解決,於是人類開始以既有的系統知識建構起封閉的社會,任何於“理”不合的現象都歸咎於異端,或者神秘。
    法家所倡導的“法術”思想就是針對儒家的傳統思想已無法滿足現實社會的需求而衍生出的一種新思維。統治階層要根據此新思維重新界定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間的關係,然後才能適應變遷中社會的需求。
    姑不論韓非子的法家思想是否符合現代社會的需要,但執政者與人民間的距離是否愈來愈遠?人民的痛苦是否也難獲得解決?確實是衡量政府是否符合人民期待的指標。

辭達而已矣。



    孔子對巧言佞色很是反感,但對言詞最終目的─表達意見的功能,認為是最基本的,所以反對浮誇不實的花言巧語,但也直叱一些人的辭不達意。
    最近在立法院的總質詢中,有關應對立委們的質詢,新任青輔會主委陳以真是最被垢病的一位,完全答非所問,使許多執政黨籍的立委也對其表現頻頻搖頭,姑無論其是否代表年輕世代,但身為政務官不能把政策說明清楚,甚至讓委員們無法感受到執政官員溝通的熱忱,就不適任。
    另如親民黨籍不分區立委張曉風在質詢內政部長有關外配及內配問題時,竟以名額來形容兩者間的排擠效果,甚至說出外配較易接受台灣男人凌虐等非理性言詞,都是孔子所謂辭不達意的表現,像這樣的立委無法清楚表達自己政黨的意見,怎能適任立委角色呢?
    高雄岡山簡易法庭法官林意芳竟在網上找到一件金額相同的判決書照抄後寄給當事人,使被告一頭霧水向法院陳情的案件,其理由竟是案件過多來不及寫判決書;這些人在職務上敷衍塞責,不顧人民利益,不盡官員議員職責的行為,正是人民所無法忍受的。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說:對人民執政者應該要把施政的原委都詳細說明清楚的卻隨便敷衍,以致造成誤解,這是失去人民信賴與支持的原因;對於敵人應保守的秘密卻毫不掩飾的曝露於外,這是失去自我防衛陷入困境的原因。聰明的執政者不會失去人民的信任也不會陷自己於困境之中。
    最近政府在為即將開放美牛的政策作說明時,經常語意是不清楚的,例如美牛是否是台美自由貿易談判上的阻礙,政府一下子說沒有承諾,一下子又說美方沒有施壓,至於自由貿易談判對我們在世界經貿地位上的影響,則不願向人民說明清楚;尤其在國會殿堂上的答詢,對咄咄逼人的在野黨委員,總顯得說不明白也講不清楚,其實我們的政務官要把對每一位委員的答覆都作最清楚詳細的說明,因為透過媒體,這就是我們向人民說明政策的最佳時機,而不要恐懼被斷章取義或移花接木,甚至官員理性的溝通會得到人民的支持,在野黨委員無理的作秀反被人民唾棄;但如果官員態度敷衍,甚至言不及義,那將造成失去人民信賴的後果。
    至於政敵是否就是我們傳統意識形態上的敵人呢?在選戰中也許政敵是互不相容錙銖必較,但平時執政,政敵便是意見溝通的對象,切不可以敵人的角度來思考;譬如這次政府將因應國際能源價格的上揚而調整國內水電的價格,引起一般民眾的怨聲載道,這是正常現象,政府只要清楚詳細的說明公營事業的價格政策及使用者付費的原則即可,至於在野黨以此抨擊政府,或起鬨式的說一些煽情的語言,也在可理解的範圍中,無須過度計較。這就是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的作法。

2012年3月21日 星期三

義刑義殺,勿庸以即汝心。



    孔子在魯國任大司寇期間,掌管刑獄,遇到一件父子互相控訴的案子,孔子就把父子都關進監獄裡,既不審理也不判決;直等到那位父親請求不要審理了,孔子才釋放兩人。
    這一件事讓當時掌理國政的季桓子很不以為然,他批評孔子說:我還以為這位孔子聖人有什麼獨到的辦法呢?他不是曾跟大家說過,治理好國家要靠孝道,如今作兒子竟控告老子,這能算孝嗎?像這樣不盡孝的兒子,殺了不就能大快人心,也能教化老百姓嗎?捨此不為,竟隨隨便便地放了他們,還說什麼治理國家,簡直迂腐極了!
    孔子聽說了以後,嘆了一口氣說:執政者喪失治民之道,才會以殺戮的辦法恐嚇老百姓;教化人民講求孝道,卻以判決訴訟的手段,是未教先殺,本末倒置。就像率三軍打了敗仗,卻要以殺軍士作為懲戒,根本於事無補,還更要重創士氣;執政者要教化人民,而不能一直罪責人民呀!
    《尚書》裡有這麼一句話:“義刑義殺,勿庸以即汝心。”意思是說處罰得當,就不用擔心老百姓會反抗。所謂處罰得當,就是先教育再施刑罰;任何事都要以道德的觀點作充分的陳述,並接受人民的質疑,必要使其心悅誠服;對於他們有利害損失的,要儘量彌補幫助,讓他們也能朝公眾利益為先的方向前進;避免他們繼續與公眾利益違抗,最後才以法令的權威去懾服他們。刑罰一定是善盡一切勸服後的最終手段,所以按刑罰處置,是謹慎從事後的結果,也就無所謂愧於心了。
    今天司法對於陳水扁的裁罰,難道是未善盡一切救濟程序嗎?陳水扁並不是單一貪瀆案件被司法起訴,相關案件多達四起,其貪污所得也隱匿並藏匿海外,在總統任內甚至指使司法人員為其遮掩,滅証;種種行跡令人髮指,所以現在仍有人高喊特赦,蔑視其對司法的傷害,便是對教化最負面的影響。

小知不可使謀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這是韓非子《飾邪》一文中所舉豎谷陽的例子;豎谷陽作為楚國大司馬子反的僕從,卻在晉楚鄢陵之役中,以酒代水把嗜酒的子反灌醉使其無法率兵再戰,因而使楚軍敗歸,楚共王一怒之下殺子反並曝其屍。谷陽愛其主,愛之適足以害之,反害其主;這就是耍弄小聰明的人不可與其謀劃,只對個人效忠的人不可讓他執法的道理。因為耍弄小聰明的人易取巧,就像谷陽把酒當作水一樣拿給子反喝,以為就此瞞天過海,結果竟誤了大事;僅對個人效忠的人會忽略更大的目標如國家人民等,像谷陽對子反效忠卻使楚國戰爭失利,反倒成了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
    如今四十餘位民進黨國會議員聯署要求法務部准許陳水扁移監及保外就醫,並在國會中不斷向執政黨施壓,要求特赦陳水扁;這樣的在野黨完全非理性的對某特定司法案件向執政黨施壓,就說明了他們是否值得人民委以政權。他們的聰明才智原來不是為人民服務的,而是杯葛議事,製造衝突;他們對阿扁個人的效忠,卻不顧司法的公平正義。
    韓非子飾邪一文說的正是人不要迷信鑽鑿龜甲及計算蓍草這一類沒有根據的事,而是應正確認識天道糜常,才能保境安民;尤其為政者要親民彰法,以務實的態度來處理與人民有關的事;明辨忠奸,像這種“小知”與“小忠”正是人主所不易分辨的,但也是為害最深的,不可輕忽。如今人民是主人翁,卻也常犯不辨忠奸的毛病,像近來政府為了美牛中含瘦肉精的事件,便訂有嚴格標示的處理原則,但在野黨為了摧毀政府的公信力,卻百般阻撓,連本土肉豬被不肖業者餵食毒性更強的瘦肉精,政府都不能嚴格執法,誣蔑政府為美牛開放而殘害本土肉豬,這不就是處處為釋放阿扁而不擇手段的民進黨所為嗎?挑撥人民感情與踐踏政府尊嚴,原來都是同一夥人幹的事。

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器識



    楚漢相爭中,劉邦出身市井無賴,與項羽出身楚名將之後,自不可比擬;但兩人後來的成就懸殊,卻因器識不同而有差異。劉邦攻入咸陽後,看到秦宮中所陳設的寶物及巍峨的宮殿,眾多的美眷,目不暇給;但樊噲見其如此流連忘返,便提醒道:難道主公只想作一名富家翁嗎?這句話立即點醒了劉邦,所以他退出咸陽以待項羽;連范增都驚訝地對項羽提出警告說:此其志不在小。
    相反地,項羽就顯得器識短小,韓信就曾批評項羽說: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意思是說:該按功封賞爵位的,項羽卻把爵位的印信放在手中把玩,直到印信都給他磨破了,他還不忍給人家。韓信在未攻克齊地前就以測試的口吻向劉邦請封“假齊王”,劉邦毫不猶豫,甚至還語帶責備的說:男子漢要作就作真齊王,作什麼假齊王?雖然他當時對韓信挑釁齊王而炮烙酈食其,深以為恨,但仍忍人所不能忍;所謂以天下市天下者,正是劉邦這樣有恢宏氣度的人所作的事。
    近來陳水扁的戒護就醫又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民進黨的動作頻頻,一下子要移監,一下子又要接受特赦,凡能動員的力量都使出來,目的就是趁早離開監獄;扁在位期間極盡所能的為自己謀利,動員家族成員向公私部門施壓,可說賄賂公行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從私營百貨公司經營權的轉移到公共工程的發包,政府採購以至金融機構合併,無不涉及;這種國家領導人器識短淺,正是王夫之所謂“斤斤然以積聚貽子孫,其貧必在國”的寫照,而竟有不肖政黨成員為其助勢,真可謂寡廉鮮恥!

2012年3月18日 星期日

簡法治吏



秦是中國歷史上首先倡導以法治國的國家;從商鞅以後,秦朝的立法及執法都以嚴厲著稱。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所著《讀通鑒論》書中,就指此嚴刑峻法非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因為長久過於緊繃的結果,產生了“請托公行、貨賄相屬”的情形;其中以反秦在櫟陽被逮捕的項梁,經蘄縣一名司法官司馬欣一紙文書就釋放而得免的例子,就可窺知一二。所謂“法愈密,吏權愈重;死刑愈繁,賄賂愈章”就是過分嚴苛的環境下所衍生的現象,也是帝國最後快速滅亡的原因。
     王夫之認為“簡法治吏”是唯一穩定社會秩序及端正政風的方法;過於繁複的法律不但使人民無從遵循,甚至使官員可任意解釋及執行,如此則提供了官員向人民索賄的機會,最終導致為維護國家基本生存的權力竟由一幫貪瀆的官員所把持,則社會腐敗的現象就會應運而生。
    最近發生在新北市國小的營養午餐集體貪瀆案及海關貪瀆案都說明繁複的法律及許多防弊的措施都不能遏止貪瀆;譬如營養午餐是由校長及師生、家長會共組的委員會決定廠商,但仍舊不能防止校長收取廠商好處;海關的通關程序都是刻意安排關員相互稽核,防止弊端發生的措施,但案件爆發後,所涉及的層級亦牽連甚廣,可見再周密的制度都難以遏止弊端發生,其原因就是相信制度可規避人為操作的錯誤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