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學運


1968年德國也發生學運,參加這次學運的學生大多是1945年以後出生的,也就是戰後出生的年輕人,德國在二戰期間的橫行霸道是這個世代的青年沒有經歷過的,但他們經歷著二戰後的茍且求生;他們的抱怨甚至牽涉上一代人的不夠勇敢,如果納粹是邪惡的為什麼那麼多德國人願意屈服於它的統治,而今由戰勝國來決定國家的未來,是另一次懦弱的表現;由「社會主義德國學生聯盟」與西柏林自由大學當局的一連串爭執便是學運的起源。
至1964年7月1日有兩萬八千名學生及教職員一起走向街頭,抗議學校當局的傳統教育思維。三年後,一場抗議伊朗國王巴勒維來訪的活動中有一名學生領袖被擊斃,於是事態擴大,從反權威運動轉變為社會主義的反動勢力;從要求內部改革轉變為無產階級的革命,並揚言與第三世界聯合共同對付帝國主義,致力民主解放運動。
這個運動是當代所有學潮的發軔者,後來在世界各地漫延開來,連鐵幕內的國家也不例外,與近日漫延的茉莉花革命有異曲同工之妙。更有意思的是後來研究此次學運的學者Eric Hobsbawn 歸類這次學運的三個因素:1.六十年代開始各國大學生人數大量增加;2.1945年代後出生的人與1925年代之前出生的人出現「代溝」所致;3.由於通訊設備及交通工具的進步。這三個因素與這兩年我們所見的學運都有雷同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