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3日 星期六

半調子改革



    自從1840年發生鴉片戰爭,清政府與英國訂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開始,中國就進入了遭列強予取予求的時代;但那一會兒,清政府還以為遠在廣東的戰爭是軍隊戰鬥力不足與駐地官員處理不當的問題,可是到了1856年的英法聯軍之役,不但廣州被攻陷,還打到自家朝廷的大門口─天津,精銳盡出卻敵不過遠渡重洋的幾艘砲艇及2600名士兵的軍隊;於是有了一連串的改革運動,首先登場的是洋務運動,這個運動有個口號叫“師夷之長以制夷”,花了35年時間,落得甲午戰敗的結果收場;接著是“戊戌變法”也有個響亮的口號叫“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可是變法最後成了政變,搶回政權的慈禧剁了六個人的腦袋,草草收場。
    為何日本人的明治維新可以成功,而中國的兩次改革運動都失敗呢?這要從改革的心態談起,日本的明治維新是由上而下的全面西化運動;而中國的改革運動從口號上來探討,就充滿妥協與改革決心不足的問題;譬如說“師夷之長以制夷”,制夷是目的,師夷是手段,這種鄙夷的態度說穿了就還是妄自尊大,怎能釜底抽薪的進行改革呢?又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口號亦復如此,都是先把自己的文化放在主體位置,而將西方文化作選擇性的學習,那麼如何能夠體會西方文化中的精髓而徹底改革自己文化中不良的部分呢?
    在當時從事改革運動的人之所以採取妥協的態度,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恐怕喪失了自己文化的主體性;但我們看全面西化運動推動了近150年的日本,卻仍保留了其原有文化的精髓,甚至更深殖民心,完全沒有被掠奪主體性的問題;由此可知,當我們在吸收另一種外來文化時,它會自動內化為我們文化中的一部分,而不致排斥原有的文化。但如果一直以欲迎還拒的心態來體認外來文化,就會異化為我們排斥該文化的抗體,反而更加劇自己文化的劣質性,而成為無可救藥的民族劣根性了;這就像近親繁殖一般,雖能保有原來優良的特質但同時也犧牲了改良的機會適應變動的環境。
    最近大家熱烈討論的勞保基金將面臨破產的危機,其實就是典型師夷不夠全面的問題,將社會保險視為社會福利的一部分就是導致今天入不敷出,財務缺口愈來愈大的主因;而民眾被部分政治人物灌輸錯誤觀念,認為以國家財政挹注社會保險是理所當然,則漲保費就成了剝削,或把處理保險業務的人員薪資也拿來與入不敷出的財務狀況混為一談,竟然保費的調整不以專業為考量,而以政治作依歸,那即便再好的制度也只有每況愈下的命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