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台灣人的良知與良能



        有一位國王津津樂道於自己的政績,並向大臣們詢問與父親及祖父的政績相比情形,大臣們恐說了實話惹怒國王將遭橫禍,又恐讒言害了國家百姓,於是建議道:如今在朝官員都未能歷經三朝統治,不如到民間探訪一位老者,讓他來作一公正的判斷。
        於是在鄉下找到了一名老織布工,老人對來訪的使臣描述自己歷經三朝統治的感受,他說:在國王爺爺主政時期發生了一場風暴,掀翻了城裡多數人的屋頂,有對父女到我這裡來避難,他們穿金帶銀,一副有錢人的模樣;可我張羅他們吃住幾天還用牛車送他們回家,卻分文報酬未取。到了國王爸爸執政時,每想到這段往事,我就扼腕,早知道該向他們討點好處的。而今國王當政了,想到這事,我就後悔當時沒搶那對父女,不然我早發大財了。
        這名老織布工的描述透露了他的生活是一日不如一日,而且道德標準也漸趨低下,說明這位國王的政績不如父親,父親又不如祖父。但也同時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的真正實力不僅只是經濟與軍事,也包含人道主義的公民價值;以往國家與國家相較都以經濟與軍事力量作為衡量標準,忽略公民價值。
        最近兩次事件就可印證這一點,例如日本311世紀大災難,台灣成為對日捐款最多的國家,使日本國民對台灣人民深表感激之情。當汶川大地震造成當地居民重大傷亡的報導傳出,台灣不僅募款還組織救難隊赴當地搜救,贏得許多同胞的讚揚。日本與中國都是台灣歷史上不可割捨的痛,然而只有台灣人走出歷史陰霾發揮人性本善的大愛精神才是人類文明的亮點。所以我們不該任由政客炒作陸生是否應享有我們健保的議題;剝削勞工的資本家高唱本外勞基本工資脫鉤蔑視國際人權的歪論;應用正港台灣人的良能與良知走出自己的道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