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像三字經似的台獨口號

 
    台獨自始就不是一種政治理想,因為台獨的理由從過去到現在一直在改變,歷史上最早的台獨應該是鄭經時期,他曾多次對清政府說「非屬版圖之中」,清政府的回答是「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濱莫非皇臣。」後來一直到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唐景崧的「台灣民主國」成立,甚至國民政府遷台,廖文奎在1947年「台灣地位未定論」的提出,都是以台獨作為因應當時局勢變化的一種理由,所以即便民主化後,台灣只要遇到中共的政治壓迫就會重喊台獨,藉以抵制。
    但台獨始終只能作為應對的武器而不能形成一種政治理想,其原因就是台獨是改變現狀的一種激烈主張,完全不見妥善作為的內容及給予期待的遠景,說得不好聽一點,它就像那個從京華城上一躍而下憤世嫉俗青年最後罵的那句三字經一樣,洩憤卻不實際。所以當社會不符期待時,無助人們除了想罵一句三字經外,再能想到的一個退路就是台獨了。
    但到底有多少人願意為台獨付出代價呢?至今沒有一個客觀的統計可資參考,不過根據幾項跡証可顯示台灣人到底有無為台獨付出代價的準備,一是倡議台獨的民進黨提出與中國和平對話的主張,意思是即便台灣獨立也要跟中國維持好和平的經貿關係;另一是中日釣魚台爭議中台灣無論對日或對中都採取實質利益考量放棄主權意識,這就意味著台灣人對需要付出代價的主權意識是輕忽的,而對實質利益無法抗拒;無怪乎主張台獨的大老陳茂雄說現在是「相對台獨」而非以往的「絕對台獨」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