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萬曆魔咒



  中日兩國興衰的轉捩點是明萬曆十五年,那年正好是西元1586年,距離中日甲午之戰的1894年,有三百年之遙。萬曆十五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那正是明神宗當政的時期,這位皇帝為了立太子與群臣不睦,僵局持續了十五年,一直到1601年才決定太子人選,還是沒有遂其所願;而荒廢的朝政致使整個明朝乃至中國就陷入了衰亡之中。
  同時期的日本正是戰國時期的末葉,由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完成的統一大業使日本走向了江戶幕府時代,至今所有能代表日本文化及傳統的黃金歲月就從此開始。
  曾寫過《萬曆十五年》的黃仁宇就曾在此書的末段寫下了這段文字:「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他意有所指的那個堅持儒家傳統的人就是張居正。
  這個人在明史上得到的評價是:「海內殷阜,紀綱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論定,人益追思」。可見他是一位遵循傳統儒家思想的執政者,但也有人批評他「「器滿而驕,群小激之,虎負不可下,魚爛不復顧」,意指他剛愎自用,驕蹇無禮,在當時神宗不理政事而國家尚能運作如常都歸功是他的政績,可是後世卻沒有人喜歡他這種執政的方式,因為他不求進取,只任由朝政隨波逐流。
  而日本當時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然而統一戰爭卻使得陷入僵局的政治被徹底打破,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分際自此建立,從此日本不再為權力所制約,各諸侯都穩固在自家的基礎上不再受其他諸侯的武力威脅;其實說穿了就是當初管仲「尊王攘夷」政策的延伸而已。
  如果說張居正有什麼過錯,那是錯在該將國家的發展向前提升時卻步不前;而日本這些軍閥作對的事卻是以戰止戰使國家得到統一。而今的台灣若從2000年算起邁過了十三個年頭,距離萬曆年間的磋跎歲月十五年已不遠,然而仍未見有如豐臣秀吉般振衰起蔽的政治家,難道我們還在萬曆以來的魔咒中翻騰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