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1日 星期日

白員集團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出身平民的兩位皇帝之一,另一位劉邦,朱較之劉又要貧賤得多,做過乞丐、僧人、流民,可說遍歷社會中最低下的各種階層,所以對於平民百姓的生活瞭然於胸,痛恨官吏的欺壓,尤其那些仗著官府權威的白員更是恨之入骨。
  什麼是白員?就是沒有國家官吏資格,也不領國家薪俸,卻做官事的一批人。具體地說就是“編制外差役”。
  這些白員為數眾多,且彼此有共同利益,就成了一個集團。朱元璋登基後就展開了與這個集團的鬥爭。我們先從史料看看這個集團的為數眾多情況,如今上海市當時還只是松江府,這個府下轄兩個縣,一個叫華亭縣、一個叫上海縣。這一府二縣有多少白員呢?1350名;另一蘇州府有1521名﹝縣的編制員額都只有150名左右﹞。這些白員都幹些什麼事呢?朱元璋描述的最貼切,他說這些人都是鄉裡的無賴不務正業,農忙時下鄉生事,到了播種時,拿著官府的批文就從地裡把人綁走。這些人中以作“牢子”的佔最大部分,所謂正牢子,就是獄警,小牢子及野牢子就是不在國家編制內也不領國家薪俸,但卻作獄警做的事。為什麼要幹沒工資的事呢?沒工資,可是其中的花樣可多著呢!收押的人犯想在獄中過得舒服些,要打點,親屬面會要打點,想打聽點自己案子的情況要打點,凡事皆得打點,好處自然是這些白員及獄卒平分了。上面的官員也多少從中朋分,於是一個從上到下,綿密的貪腐集團就形成了。
  朱元璋面對這白員集團是毫不心軟的,官員巧立名目擅自起用者,處斬。後來連這些白員也處斬。但這樣的嚴刑峻罰似乎不起作用,各地情況沒有改善的跡象,氣得朱元璋再加重刑,還有比處斬更厲害的嗎?就是滅族。除了嚴刑以外,再加一條群眾保障措施,先把衙門裡的官吏姓名公告,除了公告上的人以外,有假稱衙門官吏者,諸人皆可擒拿入京。且予重賞。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對白員可說用盡了力氣消滅,結果呢?明朝末年的顧炎武〈日知錄〉裡有一段話描述道:一邑之中,食利於官者,亡慮數行人,恃訟煩刑苛,則得以射人錢。故一役而恒六七人共之。意思是說:一縣中,靠官府的利益維生的,少說也有一兩百人,靠著訴訟的煩擾及刑罰的嚴苛,就能讓這些人從中獲利了。所以往往官府裡一個職務卻有六七個人在做同樣的工作。可見一點改善也沒有。何止明朝276年沒有根絕這項弊病,來到了當今的民國又何嘗不是如此?如果你是從事進出口業務的商人,一定聽說過報關這個行業,它就是藉於官員與人民間的一種行業,被政府以法令的方式保障其地位;另如律師、代書、會計師、各式公辦部門的黃牛等,都在承襲“白員”的地位,正是今日肅清貪瀆最大的障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