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竭澤而漁



        在過去農業社會,政府只要投入少量的水力及簡易的交通建設,就可滿足地方的需要。現在工業化社會則需要更多更好的公共設施才能吸引投資創造就業,所以政府要花的錢更多,但錢打哪來呢?多數政府是靠稅收,但為了鼓勵投資或消費,太高的稅負是不行的,因而產生了許多債務,有的不光是向國內融資,還向國外發債,這次希臘的債信危機就是它的政府已無法履行償還義務,且是在預見的未來都無法償債。其實現在各國政府多數都是債台高築的,只不過發新債抵舊債,還勉強應付得過去罷了。要改善這種情況只有兩條路走,一是縮減政府部門的開支;二是增加稅收。恰好兩者都不利經濟發展,也就是說會減少就業機會。現在多數是民選政府,誰能抵抗來自民間的抱怨呢?所以各政府不但不縮減開支,反而用預算去製造一些短期的工作給民眾,這就叫以工代賑;甚至發放消費券來刺激消費。這些舉措都不利已惡化的財政情況,但卻不能阻止政客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皆選票使然。
        最近有大陸學者認為辛亥革命是清政府急遽擴張財政的結果。說武昌起義的新軍就是在薪資被扣減40%的不滿情緒中才起義的。無論其是否成立,不過也指出清政府在晚年的財政狀況是極糟糕的。除了要應付大量的國外賠款,新政也是極花錢的,練新兵、搞實業、辦學堂、建鐵路,每一樣都要花大錢;但政府的收入卻完全無法招架,所以只有打破自康熙以來“永不加賦”的基本政策,開始徵稅,首先對剛起步的工商業開刀,稅收是立即增加了,但地方財政卻吃緊,因為地方為了吸引這些工商企業,要投資許多像道路港口或電力的設施,這些花費沒有辦法從稅收中得到補償,因此又要增加地方捐﹝為與稅作區別故稱捐﹞,這些捐目琳瑯滿目,如肉捐、車馬捐、酒捐、煤炭捐、房捐、鋪捐、茶捐、船捐、漁捐、糖捐、米捐、剃髮捐、河捐、路捐,不下百種。這就是清政府放任地方巧立名目收捐的起源,也是埋下百姓與政府對立的導火線。
        其實政府多年在基礎建設上的投入確實有助經濟發展,但這些建設卻無法成為政府拿來變現的工具,像希臘政府現在要把他的水電公用事業拿出來拍賣,某些名勝古蹟也要把經營權租給別人,這就是政府雖名目上有資產,但卻沒有變現的能力。這一點在講共產制度的中國卻有不同一般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優點,就拿土地來說,在共產制度下,土地是國有的,民間使用土地要向政府租用,這就是活化的資產,可不斷為政府創造新的收入。在改革開放之初,有許多國外的經濟學家都不看好中國的經濟前景,認為國營企業有龐大的負債及離退休職工,將扭曲有限的資源分配,阻礙新民營企業的發展,但三十年來,國企手中的資產得到活化,連在市場上的專營專賣權也成為有效的名目資產可出借或轉售,所以預估的倒閉潮並未發生,反而是政府從事基礎建設上有利的推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