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4日 星期六

共識



    齊襄王在田單的輔佐下復國並即位,但對這樣一位功過其主的臣子,襄王心中有著一股疑懼,他時時刻刻都擔心田單取而代之。有一次要渡河,見一老者涉水,冰凍的河水讓老人渾身發顫,站在水裡抖擻,寸步難行,田單見狀,就馬上脫下身上的皮裘給老人穿上。站在不遠處的襄公看了有些吃味地說:田單如此籠絡人心,分明是想謀取我的國家嗎?他一旁的親信聽了,馬上看看左右,並向襄王比了一個“勿言”的手勢;但當襄王走下幾階石級時,就發現一個叫貫殊的人站在那裡,襄王問他:你剛才聽到我說什麼了嗎?貫殊點點頭,表示都聽見了。襄王見貫殊神色自若,不像有所隱諱的樣子,就當是自己親近的臣子般問道:你認為我該怎麼辦呢?貫殊不疾不徐的回答說:王不如順勢當作是自己行善;好好嘉許田單,並向眾人說:寡人正擔憂百姓天寒無衣,而田單就把自己皮裘脫下來給老人穿,正合寡人之意呀!這樣田單的善行就變成了大王的善行。襄王聽了,很是認同。
    這則故事是說明一個領導人不要與屬下去爭功,而要讓屬下充分發揮其才智,因為屬下的成功就是領導人的成功。
    台灣剛結束一場激烈的選戰,雙方差距自開打以來就糾結在一起,難分軒輊,可是最後由馬團隊勝出,原因很多,其中在領導風格上就有些不同;首先姑不論這次選戰中兩岸議題的主軸“九二共識”是否真正贏得民心;先說此共識本身當初並不是馬英九個人的創見,甚至綠媒還播出當年馬親口說沒有共識的畫面反駁馬,但一旦此共識漸漸成為兩岸間取代一中原則的解釋後,就真正成為了共識,馬也將此列為國民黨的政綱;這一點証明馬英九能接受曾經否認過的意見。比較蔡英文所拋出的“台灣共識”在選戰中就顯得突兀,甚至許多黨內同志還搞不清楚共識的內容,這就是政策的形成,蔡未能遵循由下而上,充分溝通的原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