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9日 星期四

愛台灣



    劉銘傳的父親是盜賣私鹽的鹽梟,所以在幼年時期也曾跟隨父親走私鹽,與官兵周旋,但卻牽連母親自殺,所以對清廷懷有恨意,甚至想加入太平天國推翻清政府。但也由於太平天國之亂,使他加入了地方保衛組織─團練,這個組織是由政府出資訓練的民防單位,卻因為與太平軍的戰事擴大,而也被征調加入抵抗太平軍的軍事系統運用;劉銘傳也因而由反清同情太平天國的立場一變而為對抗太平軍,甚至被納入了李鴻章的淮軍系統中。
    在平定太平天國的戰役中因戰功得到晉陞,後由參與平捻的戰役,逐漸受到李鴻章的賞識,而被拔擢為提督;但也因與湘軍將領間的磨擦加鉅,導致他在1868年被迫辭職還鄉。
    再一次的被啟用是因為中法戰爭,以福建巡撫的身分督辦台灣軍務﹝1884年﹞,但卻與湘軍背景的台灣兵備道劉璈﹝音敖﹞之間矛盾衝突不斷;由於李鴻章在朝中當權,而使劉銘傳在與劉璈的衝突中也逐漸取得優勢,最後使劉璈獲罪下台。
    劉銘傳對台灣的建設初期以軍備為主,後來因為台灣特殊的海島地形,自大陸補給不易,遂進一步擴增到軍需產業,那就包括了鐵路、電纜、兵工、煤礦、郵務、教育等各方面;但這些基礎建設都需要大量的財政支付,對當時民生凋敝的台灣而言,需要清廷的大力支援,但清廷當時的財政也不允許,所以只好大量從台灣新墾的農地上著手,此也造成了官員貪污的問題,甚至引發民間的叛亂。1891年他告老還鄉,由布政使沈應奎暫代,後又由湖南巡撫邵友濂接任,並停辦了多項建設內容,甚至連西學堂、番學堂都遭廢置,這就是黨同伐異下犧牲的台灣公共建設。
    劉銘傳的一生可謂傳奇,連他自己都沒想到會與台灣這塊土地發生什麼關係,但他卻是有歷史記載以來建設台灣的第一人,也是最具現代化眼光的規劃師,即使日本佔領期間及戰後政府的建設也多循其當初的計畫內容;不幸的是當1895年簽定馬關條約後,李鴻章自馬關返京途中寫給劉銘傳一封信,其中提到不能保全台灣時,對這位曾大力經營台灣的部屬致歉;劉在接到該信後六天即辭世,留下一位曾摯愛台灣友人的遺憾。
    而今有許多人口口聲聲愛台灣,卻為了自己政黨候選人的敗選而責怪對方的支持者,甚至公開向外宣稱他有“不讓她賺錢的自由”,難道這就是劉銘傳所構想的後世台灣人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