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改革的腳步不斷向前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洋務運動是1860年底曾國藩在給咸豐皇帝奏折裡的一個主意,當時因為想借外國的力量來勦滅太平軍,所以想僱洋人的船運糧,甚至購買槍炮等武器,再加以學習,以達到船堅炮利的目的。後來得到恭親王奕訢的贊同,及地方官僚如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的響應,而掀起的一次改革運動,也稱之為自強運動。以上這些人也稱之為洋務派,所面對的是守舊派。慈禧當時對於像奕訢、曾國藩這批實際掌握權力的重臣是無法抵抗的,而且面對太平天國這樣的內患,也只好暫時採取支持的態度。
    洋務運動涉及的層面很廣,包括了軍事、政治、經濟、教育及外交;深度甚至牽涉到封建體制與西方資本主義體制的衝突及矛盾,所以未經基礎的改造,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洋務運動還涉及民族情感的問題,就是洋務派為了向洋人學習,所以堅持對外儘量妥協的態度也被部分知識份子認為是投降主義,這對急欲從半殖民地地位上脫胎換骨的多數中國人是不具說服力的。終於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証明了34年來的改革是失敗不具成效的。
    其實洋務運動是否真如上述所言不具改革成效呢?那倒也未必,因為清廷雖終止了洋務運動,而在當時社會上的西化運動卻未停止,甚至一百年後的今天,大家口中的“現代化運動”也都有當年洋務運動的蹤影;實際上當時人對洋務的表面認識演進到後來的深化改革,經過了許多過程,這也是一個必經的階段。
    所以任何人都不該對一個即將到來的時代說不,也不該有任何好惡的預測,像兩岸關係的發展,只能順勢而為,豈能逆勢操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