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開明領導



    古時候用鵝、鴨祭祀,一般民間甚少食用,因此政府設置專門飼養鵝鴨的機構,並以向人民征收的穀物來餵飼。
    可是這項餵飼的工作遭到鄒穆公的非議,他認為以穀物餵飼太浪費了,應該以穀物的殼來餵飼,可是用盡國家糧倉裡所有穀物的殼也不夠,只好向民間去淘換,一時之間穀與殼的兌換率從一比十升到了二比一,超過穀物的價格;於是有許多官員來向鄒穆公反應,說原來以為用穀物餵飼過於浪費的情形,現在已顛倒過來,以殼餵飼反而較浪費了,應該恢復以穀物餵飼。
    而鄒穆公反駁說:穀物是人民的口糧不可替代,鵝鴨作為祭祀用犧牲是可以替代的,利用穀物精製過程中產生的廢物來飼養鵝鴨符合經濟的原則,而一時兌換率的波動並不能改變經濟原則,只不過是國家糧倉與人民糧倉間的數量移動罷了,不值得大驚小怪。
    從這則故事我們可看到一位真正英明的領袖要能洞察真象,而不被一時的假象所蒙蔽;甚至能有把國家與人民視為一體而不分彼此的認識。
    這對我們近日紛擾的勞保基金或許有開釋的效果;勞保基金是勞工們退休後仰賴養老的唯一收入來源,在野黨及有心人士炒作此議題,目的就是藉煽動民眾的恐慌激起對政府的不滿情緒;而政府也應借助這樣的民氣來解決此經年累月的問題,其實解決之道也離不開增加收入抑制支出的原則,只不過長久以來大家沒有解決問題的迫切性而一延再延的使問題擴大罷了。如果政府能開誠布公的讓問題透明化,並接受各界的意見,免去政治上的攻防,則不失為一項對人民有利的政策措施,何懼之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