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6日 星期六

奉還


  喬山和亞伯拉罕是好多年的鄰居,但兩人很少說話,原因是喬山田裡的瓜藤蔓過籬笆爬到亞伯拉罕的田裡,後來結了瓜,兩人都視若無睹,直等瓜爛掉;其他鄰里都認為這兩人有嫌隙,但也不好戳破他們。
  但自《紐倫堡法案》通過的那年,猶太人就像過街老鼠般遭到歧視及非人的待遇,直到納粹將他們關到集中營裡去。亞伯拉罕一家人就是被納粹定義最純正的猶太家庭之一,所以幾經波折,終逃不過要被關進集中營的命運。
  一天夜裡,亞伯拉罕來敲喬山的門,並拎著一個包袱,裡面裝的是五萬塊馬克,這筆錢在當時可買兩百英畝的良田,對鄉下人來說,有如天文數字。亞伯拉罕說:喬山兄!這筆錢我是不能帶進集中營裡去的,全委由你保管了。喬山一臉錯愕地說:我要怎麼藏你這筆錢呢?亞伯拉罕說:現在說這兒都太遲了,天一亮,禁衛軍就會來逮捕我,我連妻兒都沒透露,到了集中營裡任誰也經不起折磨。說完他就匆匆地走了。
  1945年歐戰結束後兩個月,全村沒有一家猶太人活著回來,當然包括亞伯拉罕一家;喬山每天都到村自治會那裡打聽這家人,可是音訊全無。喬山將那筆錢分成五處藏放,每隔一段時間他就瞞著家人去檢查那筆錢是否安在;如今他只想趕緊把錢交還給人家,卸掉身上這包袱;可是一切都落空了,他只好守著秘密守著錢,但願他能活得夠長,直到把錢交出去為止。
  喬山的幾個兒子戰前都在機械廠上班,戰後卻失業在家,他們想自個兒辦個廠卻缺資金;喬山總在角落豎著耳朵聽兒子們的計畫,有幾次他甚至想到地裡去挖出錢來給兒子們應急,但想到亞伯拉罕這麼信任他,他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動念的,因此他悶不吭聲的一個人躲到樹下去嘆息,深恐家人看穿他的心思。
  過了二十年,忽然一篇在報上發表的文章吸引了他,內容是描寫猶太人在集中營裡的生活,其實這樣的文章在戰後的德國幾乎處處可見,但這一篇不同,因為作者是亞伯拉罕‧坎頓;或許他就是亞伯拉罕的家人。但亞伯拉罕這個姓是猶太人中很普遍的姓,喬山要先確認坎頓是否就是亞伯拉罕的家人。
  喬山準備了五十個問題,他要謹慎再謹慎地去確認;坎頓是一知名作家,並在大學裡任教,對喬山的糾纏有些煩躁,但喬山一點也不為意,他緊叮著坎頓,一次一個或著數個問題,直到五十個問題都問完,最後他將錢用原來亞伯拉罕交給他的包袱包裹好後交給坎頓時,坎頓大吃一驚問道:這是我父親委託給你的錢嗎?喬山點點頭;坎頓又問:為什麼你不一開始時就說明來意?喬山詭異地露出笑容;坎頓說:如果你不還給我們,我們也不會知道有這筆錢。喬山搖搖頭說:你是不知道,可是我知道,對自己撒謊的人最不聰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