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兩個中國


  一個美國人18歲就加入海軍,在太平洋戰役期間是一名在航空母艦上的飛行員;日本投降時他在密蘇里航空母艦上親眼觀看麥克阿瑟受降,接著他隨第七艦隊進駐青島,並先後到過上海、香港、基隆、婆羅洲、檳城及新加坡,在青島期間甚至第一次見到當時的中國領導人─蔣介石。
  後來他退役回到學校,在哈佛及哥倫比亞大學修習英國及拉丁美洲歷史;1951年通過外交官考試,首站派赴吉隆坡,後又調往鹿特丹,1956年回華聖頓參加外交政策學院的短期培訓,次年到台中的美國外文語言學校學中文及廣東話,滯台期間歷經劉自然事件及八二三砲戰。1959年至1962年被調派至香港;後又回美正式進入美國國務院亞洲共產事務處工作;直到成為美國在華沙會議中的美國大使顧問之前,都是一般的基層人員。
  1966年至1974年期間一直在台北香港兩地的外交使領館中擔任參贊及秘書、副總領事等工作,直至1976年中美建交,他成為首任駐北京大使館副館長,期間甚至經歷唐山大地震、毛澤東及周恩來的過世。其後他參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及台灣關係法、對台軍售、美國在台協會的設立,並成為首任理事主席,任內歷經美麗島事件及林宅血案,與蔣經國熟識,最後在台北辦事處長任內結束外交公職,今年八月二十五日辭世,享年89歲,他就是丁大衛。
  丁大衛是他自取的中文名,從上述的經歷看來,他比一般現在在台灣政壇上的人更瞭解中國與台灣,甚至他的想法與作法至今都影響著台灣的命運,他不像曾擔任過兩岸重要外交工作者在卸任後總愛對台美關係及兩岸關係說三道四,有人說若當年沒有丁大衛,美國早就放棄了台灣,而中國也別想要回港澳,甚至改革開放也不會發生。他是站在美國人立場維護兩岸政權持續發展的關鍵人物,在他心底早就是兩個中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