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咎由自取


越南台商在這次反華暴亂中損失不貲,原因很多,但台商一直只注重自己內部的經營而忽略外在環境的變數是釀成如此鉅額損失的關鍵因素,所以任何事都要有周全的準備,才不致惹禍上身。
我們就舉戰國時齊國與趙國的一場戰爭作例說明:
齊國先派兵攻打廩丘,趙國就派孔青率兵去抵禦,讓寧越隨軍給孔青作參謀,孔青組織敢死隊將齊軍打得大敗,戰車被俘兩千餘輛,屍首三萬多具,他為了彰顯自己的戰功,準備把屍首堆成兩座山,向齊國示威,可是寧越卻勸阻他說:這不但不能讓齊國人畏懼,甚至可能引來更大的反彈。孔青願意聽聽這位軍師的意見,於是寧越繼續說道:我們為了懲罰齊國國君的窮兵黷武,卻因此激怒齊國人民,何嘗不智;依我之見,我軍不如後退三十里,讓齊軍來收屍。孔青問:這不是對敵人太過仁慈了嗎?寧越說:他們已經喪失了兩千輛戰車,又花錢將屍首運回國去安葬,讓他們遭受雙重的損失,這是從其內部使其瓦解的策略。孔青又問:萬一齊軍不收屍呢?寧越說:他們作戰失敗已犯了第一個錯誤,又將同僚的屍首棄之不顧,那是犯下第二個錯誤,人民將因此不再信任他們的君主,也同樣會讓齊國從內部瓦解。這就是一種成攻的策略,不只靠作戰的勇猛也能視環境定計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反觀我們台商為了成本卻不顧中越兩國人民長期的怨懟,以陸幹管理越籍職工,使其矛盾加劇,以致釀成如此大的禍害,豈不是咎由自取的結果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