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群體的利益為先



     獻縣是紀曉嵐的外婆家,他從小曾被寄養在此。獻縣來了一位新縣令叫明晟,是個用心想作事的好官,有一次見有一件冤案,想為其翻案,但卻不知上面的長官態度如何,就叫一位外號王半仙的人去問狐仙,因平日他替同僚算個命問個事的都還算準。不久,狐仙回話說:當父母官只問案冤不冤,不問上司答不答應。總督李衛的話難道不記得了嗎?口氣很不好,明晟聽了,嚇一大跳。因為李衛曾跟大家說了一個道士的故事,先說這道士如何料事如神,又如何唸咒解厄。事後還訓誡李衛說:一個人一生困窮顯達要服從命運的安排,否則就奔走爭鬥,排擠傾軋,像李林甫、秦檜不陷害好人,自己也能作宰相,他們作惡,只是枉然給自己增加罪孽而已。但國計民生可就不是一般的命運所能涵蓋的了,上天要降下人才來,朝廷也設置許多官吏,就是要輔助一時國家社會的氣數與運數的不足。孔子說:“知其不可而為”,孔明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便是聖賢安身立命的論述。作為國家與社會的棟樑,是沒有權力拋棄自己救世責任的,要極盡全力。道士說完一下船就不見了人影。明晟驚得是狐仙竟也知李衛所訓誡的事。
    這個故事闡述個人與群體在面對命運時,所應持的不同態度,認為個人應講求宿命些,不要過分的與環境或人群相互間鬥爭;但在面對群體利益時,個人是不能講求利害的,要為群體盡力拼搏。譬如生態環境問題,個人不能為了自身的利益無止盡的破壞環境影響生態,因為那是全體人類的共同資產,當群體資產受到損害時,要不顧個人得失的盡力維護。國光石化影響的是後世千千萬萬的子孫,但一時地方的就業則是短期少數人的利益,以此衡量,便知政府的取捨是對是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