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東道主



    春秋時晉國聯合秦國去圍攻鄭國,鄭文公就派燭之武去遊說秦穆公,希望他撤除包圍鄭國的秦軍,他說:秦國若要向東發展,必須經由鄭國,鄭國作為秦國東面的鄰國,若能作為接待來往秦國使者的東道主,豈不有利於秦?這句話就是打動秦穆公撤軍的主要理由;也是後世“東道主”一語的典故。
    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曾多次扶立晉國的國君如晉惠公及後來的晉文公等,其目的就是與當時的中原大國晉國建立情誼,並在中原諸國維持友善的關係,以便發展。這一點與今天中美台關係類似,如果台灣能學鄭國發揮“東道主”的地利關係,則能解被中國挾制之圍;否則就只能應付美中而不暇,稍有不慎動輒得咎。
    而今中國有意對台施與善意,則國內反對黨卻硬指對方是包藏禍心;美國給予台灣免簽及軍售,但要求台灣開放美牛進口,卻也被在野黨指為來討人情債;像這樣為難雙方的“東道主”如何解圍?國人勿為在野黨的政治鬥爭而喪失自知之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