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7日 星期五

台灣的特色經濟─海洋



    世界經濟是否真的走入了波段的谷底?從需求面來看,嬰兒潮﹝1945─1975年出生的嬰兒﹞時期出生的人正步入中年,他們的消費習慣在改變,投資心態在改變,所以全球都因為他們這個龐大族群的蛻變,將重新調整經濟模式;如果1930年美國經濟大蕭條花了近十年的時間及一次慘烈的世界大戰調整,則這次的調整期至少也要十年,可能也避免不了區域對峙的衝突。
    從二戰後人們開始往城市聚集,高樓集合式住宅的興起,汽車的普及化,家電產品的日新月異,電腦時代的來臨,網絡的盛行,藉便利交通的長距離活動,這些物質需求的創造都是空前的,人們也從中獲利;但一旦嬰兒潮時期的人逐漸退出這個世界的舞台,還能有如此持續的需求帶動嗎?以電視機為例,映像管的時代維持了四十年的榮景,全球有近兩千家企業,養活近兩千萬人;但現在LCD時代來臨,不到十年的時間,全球前五大面板廠竟有四家在虧損狀態,所僱用人員不到十萬人。汽車業僅在新興市場仍在成長階段,歐美汽車廠僅剩大廠在維持,其餘都走入被合併及倒閉的慘況,僱用人員更銳減到原來的三分之一。資通訊產品是近年來較夯的產品,但毛利率一直下滑,大品牌廠商的市場存活率只有十分之一不到。
    由此可見,大規模制式化產品的需求正迅速萎縮中,原來銷售通路也面臨劇烈的變革;經濟已經不是風水輪流轉,也不能再以人為力量作為掠奪式的經濟獲利模式;務必是以均衡發展,各以其特色為主導的經濟形式,譬如海洋國家與內陸國家就不會因為過去貿易交通的便利與否決定發展的快慢,而是以各自所擁有的特色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軸;而台灣作為海洋國家必定與利用海洋資源作為經濟發展為主要策略,現在看來政府及人民似乎都還沒有注意到這一趨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