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6日 星期一

台灣的鹽鐵之利─水利



    唐玄宗時,左拾遺劉彤曾上表給玄宗皇帝講述有關鹽鐵資源開發的事,他說:我聽說漢武帝當政時,在馬廄裡有三十萬匹馬,後宮有數萬人,還對外不斷討伐匈奴,對內大修宮室,花費比今天更為鉅大。但卻沒有財不足用的窘況,是何原因呢?那就是他把國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放到了開闢山澤的方向上去,而不像今天我們從窮苦的百姓身上去抽稅!把山澤的資源開發出來了,不但對國家財政很有幫助,甚至給百姓更多的機會去掙錢;而如果是從百姓身上抽稅,非但無法使國家財政改善,有的百姓甚至因此失業。一則可以改善國家財政,又能使百姓更為富饒,這是濟人救世的大事業呀!自山岳水澤中去獲取利益,像從富裕的人身上拔九牛一毛,因此可以輕傜薄賦,濟助窮苦的人;而從窮苦大眾身上抽稅,就像寒天裡從穿著單衣的人身上硬剝下衣服來一樣,不但無法解決財政的困難,甚至逼良為娼,造成社會的動盪。所謂“損有餘而益不足”才是真正良好的經濟政策啊!
    劉彤所指的“鹽、鐵之利”是自然資源,在當時這些自然資源只有國家有能力開採,所以他建議政府要把籌措財源的方向放在開發資源上,而不要依賴稅收;這個道理其實至今依然是如此的。也許有人會問哪有那麼多的資源可源源不絕的開採下去?資源指的自然不是同一件事物,而是因時制地的有所變動了;所以漢武帝時桑弘羊給武帝建議的鹽鐵與後來唐玄宗劉彤所指的鹽鐵自然不是同樣的東西,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資源。
    每個國家都有自身特殊的資源,甚至同樣一塊土地上年代不同的兩個國家也有各異的資源;重點是居住在那裡的人是否發覺得出來而已。台灣地處亞熱帶,是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的接壤之地,所以夏季多颱風,終年有地震,地形相互擠壓的結果使高山隆起,地質破碎,河流短促;因為降雨多而使台灣有豐富的水力資源,但如果不知利用,甚至誤用,就會造成災害,影響人民的生活。資源的利用與開發需要以國家的力量來完成,政府切不可推卸此重責大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