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5日 星期五

科學與謬論



  200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頒給了澳洲科學家巴里‧馬歇爾及羅賓‧沃倫,因為他們推翻了以往人們認知不良飲食與情緒緊張導致胃潰瘍的謬論,而直指幽門螺桿菌是原凶的重大發現。
  其實這項發現早在二十年前就由沃倫首先提出,在當時大家都對此項言論嗤之以鼻,因為那時大家都已認知胃部的強酸環境根本不可能有微生物的存在;沃倫為了証明這項結論,還喝下含有幽門螺桿菌的培養液,結果讓他立即引發胃炎,並從他發炎的胃部組織找到大量該菌感染的痕跡,才算使人們開始相信他的假設。
  不過仍有人把他的假設當成原因之一,並不是唯一的致病原因,一直到馬歇爾所發明可通過胃液並在腸道中根除該菌的抗生素後,發現經該藥物治療的病人未再引發胃潰瘍病症後才算把過去不良飲食與情緒緊張的因素排除。
  如果要論醫學成就,可能許多其他在醫學上的發現都比沃倫與馬歇爾的這項發現更偉大;但諾貝爾選擇頒獎給他們的主要原因除了當初沃倫以自身作實驗外,還有力抗想當然耳謬論的精神與勇氣。
  如今我們也處在要力抗謬論的時刻,最近電視節目上有反核與擁核的辯論,擁核者說:“現在的氛圍好像核四百分之百的會出問題。”反核者說:“雖說不會百分之百的出問題,但出的問題卻百分之百的使我們無法承受。”這就是一種謬論,即使核災發生那也是有各種程度不同的危害,而且這些不同程度的危害都在現有的防範中,所以討論核災時的撤離範圍及多少震度將造成福島一樣的狀況,都是一種恐怖設想,目的是廢核。我們寧可相信謬論卻不相信科學是這場虛擬核災中最大的損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