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渲染


  哲學家培根曾說:「真理是時間的女兒,而不是暴力。」,說完這句話後350年,由一位在高中裡教授物理學的女教師約瑟芬‧鐵伊為她一本翻案小說取名為《時間的女兒》,書中為歷史上曾執政兩年的理查三世殺害他的兩個姪子翻案。這次她挑戰的是英國歷史上最具盛名的大文豪莎士比亞,由於她縝密的推理及深具省思的剖析,使這本小說因而得名,她本人也成為英美最具影響力的推理小說家。
  這本小說裡將一個英國南威爾斯小鎮─湯尼潘帝史上發生的一件彈壓事件揭露出來,並成為了一個經媒體大肆渲染事件的代名詞。
  事件是發生在1910年邱吉爾身為內政部長時處理這個小鎮的礦工罷工,邱吉爾當時派遣在首都的無武裝警察前去,並指示他們以捲起的雨衣抵擋抗議礦工的過激行動,當天僅一兩人流了鼻血;但經媒體大肆渲染後,這項警民衝突變成了政府壓迫弱勢勞工的暴行,在南威爾斯人民心裡形塑成仇恨政府的標記。
  另一件發生在法國路易十六的瑪莉‧安東尼皇后身上,竟栽贓鼎鼎大名的大思想家盧梭所述,有鼻子有眼地說他在自傳《懺悔錄》裡說“尊貴的公主”在面對法國百姓窮困到連麵包都沒得吃時說:「人民若無麵包,那就改吃蛋糕嘛!」這句話被影射是瑪莉皇后所說;與咱們歷史上晉惠帝那句「何不食肉糜」有異曲同工之妙。結果證實盧梭寫《懺悔錄》時,瑪莉還是奧地利公主,而法國大革命發生在她下嫁路易十六後十九年,所以盧梭不可能在自傳中預言十九年後將發生的政變,也無法把這句話塞進瑪莉皇后嘴裡,完全是當時一個具政治色彩媒體的杜撰,至今法國人說到瑪莉皇后,還咬牙切齒地罵她“奧地利婊子”,可見以訛傳訛的影響至深。
  這種過度渲染的現象經常發生在我們的四周,例如洪仲丘案、監聽事件、大埔事件,如果我們不讓事件本身顯現它的真實一面,也就無法對症下藥去徹底治癒,而經過渲染的結果只是更加撕裂社會製造仇恨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