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將軍


  歷史有時被現代人拿來作自己主張的論據是有失偏頗的,就以明末清初的施琅為例說明如下:
  施琅的祖先是中原人士,南渡入閩是在南宋高宗年間的事,也許是隨職務調動的一次舉家遷徙。一直到明朝天啟年間歷經了450年,算是道地的福建人了。施琅早年是跟隨鄭芝龍的,大家都知道鄭芝龍以前是海賊,所以施琅便是這隻海盜團伙的成員,自不必像現在中共傳媒説的那樣具傳奇色彩;明朝末年政策是禁海的,恐怕倭寇的侵襲,但倭寇並不都是日本浪人,尤其到後期幾乎都是咱們沿海的同胞,本來是幹海上打劫的勾當,然而因為禁海的緣故,海上貿易不夠繁榮,所以也打劫鄰海的城鎮。可是到了鄭芝龍時,明朝讓滿清滅了,本來弱勢的朝廷變得強悍起來,禁海令更加嚴格執行,這日子對海賊而言可是更沒法過了,所以鄭芝龍就在1646年率眾降清,還換來了一官半職。
  鄭芝龍降清這件事本來有一陰謀在內,就是一半繳械投降一半據島頑抗,想與清廷來個兩手策略,清廷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原因是三藩中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繼茂本身就是清廷的眼中釘,如果大力蕩寇就要大量挹注金錢及武器,這無異是飴虎為患的事,所以這也就是鄭成功後來據海自立仍有成的背後原因。
  鄭芝龍降清,施琅也跟著降清,鄭成功後來佔據金、廈,並得到南明福王的冊封,施琅也就轉投義旅叛清也是鄭家內部協調的結果,無關大義。施琅在海盜團伙內部成長,也非常了解這集團中隱藏的矛盾,鄭氏一族畢竟是以利益結合的強盜集團,所以也經常為利益相互反目,其中鄭聯就是一例,當時鄭聯佔據廈門不肯讓位,施琅就向鄭成功獻策殺鄭聯奪取廈門。
  但施琅也因殺曾德而得罪鄭成功,鄭成功甚至為報曾德之仇誅殺施琅在福州的家眷,此舉使得施琅又降清;不過這次降清卻是直投清廷,並向清廷表達願渡海襲鄭的決心。但兩次小規模的征台行動都遇颱風而功敗垂成,這時清廷又有了招撫的想法,所以把主戰的施琅召回北京。
  施琅在京期間,台灣的情況卻在劇烈的變動,鄭成功突然之間自殺身亡,鄭經繼承延平郡王的封號,但鄭經一樣無法擺平鄭氏集團內部的諸多矛盾,其子鄭克塽及鄭克臧又分別被派系所劫,結黨互鬥,不輸今日藍綠。清廷在久向台灣招安未果後,也由李光地向康熙建言攻台,使情勢丕變;所以施琅這才從冷凍庫裡再出來主持福建水師,準備攻台。
  鄭克塽薙髮降清後,清廷內部對如何處理台灣一事懸而未決,施琅主張積極治台,所以他就是將台灣納入中國版圖最關鍵的一人;但他的意見受到其他人的挑戰,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時台灣不能自立,連糧食都要外求,所以當時福建總督姚啟聖就反對將台灣納入版圖,他主張遷其民棄其地,因為他認為攻台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在十二年總督任內的禁海令發揮了功效。
  再回到施琅當初在明鄭時期的主張,他力主鄭成功據台後與荷蘭及英國聯合從事中國沿海的貿易,因為清廷一時的海禁不易開放,而外國人早就與沿海居民進行交易,但受限於官府的禁令;而鄭成功仍以反清復明為職志,斷然拒絕與清廷達成任何折衝的協議,這也是除了因曾德以外,另一件兩人反目的原因。康熙最後裁決開海,仍拒荷、英商人通商,終使得施琅之志未獲實現。
  施琅也不是現在台灣人口中說的漢奸叛將,施琅登台後曾至台南延平郡王墓前跪拜哭述,並讚佩鄭成功的忠貞精神,而對自己揹負父兄大仇不得不盡人子之孝的原由也慨然坦述,聞者為之動容。但施琅將台灣作為其封地,大收「施侯大租」甚至連澎湖漁民的「規禮」也不放過卻也遭人非議,直至乾隆年間才奏請歸公。
  不過施琅對台灣的影響是納閩排粵,尤其以客家人居多的粵省移民,被他以“多與鄭氏相通”為由嚴禁渡台,而造成台灣客家人最後被大量閩南人排擠的原因;使這些客家人多轉往南洋的新、馬、泰、緬。
  我們無法拿任何一件施琅曾作過的事來評斷他,但他一生所經歷者都與後來的台灣發生密切的關係,尤其兩岸間的恩怨情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