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政治態度


  課堂上老師問:一艘船裝滿了牛,另一艘船裝滿了羊,同時從美國航向中國,哪一艘船會率先抵達?其實這個問題是有意被安排在巴黎與上海的小學三年級班上測驗孩子的,卻得到令人料想不到的結果;巴黎的孩子絕大多數都聳聳肩不知如何回答,上海的孩子卻踴躍發言,但答案莫衷一是,只有少部分的人不作答。
  我們都知道這是一道沒有邏輯的考題,根本沒有答案,但為什麼兩地的學生會有如此截然不同的反應呢?其實這跟他們的智能一點關係也沒有,而是適應社會被教導的方式不同,巴黎的孩子被教導要對任何事物持一種懷疑的態度,而上海的孩子被教導要勇於表現,即使錯誤也比不作答要好。孰是孰非始終未有定論,這與他們要面對社會求取生存的態度有關。
  我們沒有類似的測驗,所以不知道我們的孩子是如何被教導適應這個社會的;但如果我問所有已成年的朋友:北、高兩直轄市長競選總統,一個擁有該市人均年所得30000美元,一個擁有全國最低痛苦指數〈通貨膨脹百分比 + 失業率百分比〉的執政成績,你會選擇哪一位呢?同樣兩個無從比較的問題,我們卻可能跟上海孩子一樣踴躍表達自己的看法,結果都與30000美元年所得及痛苦指數無關,而都由背後的政黨意識所左右。
  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有三位史上最著名的哲學家點出了問題的方向;笛卡爾說:懷疑就是方法。法拉第說:不盲從大師,重事而不重人,真理才是目的。愛因斯坦說:科學發現的過程就是由好奇、疑慮開始的。所以孩子不能只相信老師,包括他教授的知識及提出的問題;懷疑並沒有什麼不好,沒完沒了的懷疑才是問題;總之不要盲從。三位哲學家的回答是否也能解決咱們成年人的問題呢?不要盲從某一個人或某一種理念,因為他們都不是真理;對任何政治人物都該採懷疑的態度,但不要沒完沒了的懷疑,寧願不表態也不要後悔〈投錯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