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6日 星期一

勇往直前



    說到生命的起源,在西元1668年以前,無論中西都相信生物是由無生命的物質所產生的;像中國的荀子就說:“肉腐出蟲,魚枯生蠹”“積水成淵,蛟龍生焉”;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也認為:“魚是由淤泥及沙礫發育而成的”;這也就是生物學界認為的無生源論。一直到1668年一位義大利醫生雷迪對這樣的說法產生懷疑,他把腐肉放進兩組容器中,一組敞開,一組上蓋紗布,結果蓋上紗布的這一組沒有長蛆;接著他對長蛆的一組進行觀察,發現那是蒼蠅在腐肉上產卵,而卵孵化成蛆的結果。就這樣無生源論開始受到質疑,而支持生源論的學者逐漸增多,兩派人開始了近兩百年的論戰。
    直到1860年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以鵝頸瓶的蒸餾實驗証明了空氣中有許多微生物,那也就是造成許多無生源論者能“無中生有”的發現一些沒有來源物種的原因;這項實驗的結論是“一切生物皆來自生物”,由於這項結論等於把過去幾千年對生命起源的解釋都完全否定,因此使人類開始懷疑以往的任何論述,除科學以外,還包括人文歷史等各方面;好處是人類開始以更科學的方法來面對過去的經驗,壞處是否定成了人類面對任何事物的態度,在疑問未釐清前,紛亂不已,甚至影響了正常的運作。譬如人類對生命的起源否定了過去無生源論的說法,但生源論卻給人更大的疑惑─“生命到底來自何處?”,沒有找到適當的答案之前,人類甚至比以前更迷惑,所以在當時對宗教的迷信到達最高點,由於宗教所產生的對立也使人更加疏離。
   一百年後1953年一位美國大學生米勒,在實驗室裡以無機物合成了生命的基本單位─“胺基酸”;這個實驗的結果竟又使人類相信地球本身可孕育生命,無生源論從巴斯德理論確立後被打趴在地上,竟又奇蹟式的復活了。所以科學讓人更接近事實,雖事實可能還很遙遠;以科學方法來印証生命起源的各項論述,也不光是提供“相罵本”而已,其實過程就已豐富了人類的生活;譬如巴斯德在細菌為人類所提供的服務上,就創造了豐碩的成果。
    這無疑讓我們想起國父“知難行易”的哲學主張;那就是凡是我們認為是對人民有利的,就要不斷地去追求實現,即便困難重重,甚至事與願違,也還是以清晰穩健的態度勇往直前,不達目的,絕不輕言罷休。台灣的正義要實現,人民的幸福要確保。
                                                                                                                                    給新內閣的期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