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糟糕的經濟難道非以戰爭解決嗎?



    所謂的經濟大恐慌是指1929─1933年間全球的經濟大衰退;無獨有偶的這次大衰退也是起源於美國,首先是由農產品的價格下跌點燃的,然後是林業;美國當時的木材與穀物的出口佔貿易的比重很大,尤其這些產品牽涉到數個州的人民就業,當時木材的外銷忽然遭遇來自蘇聯產品的競爭,而小麥又被加拿大的產品打得趴在地上。美國政府只好被迫壓低穀物的收購價,這就影響了數個農業州的人民生計,大量在澳洲及歐洲投資的美資也被迫撤回,使影響的程度擴大到全球;1929年10月疲弱不振的工業生產、消費者信心使得華爾街股市暴跌。風暴漫延全球金融市場,失業率急速攀升。
    在經濟學家的眼裡,造成這次恐慌的原因不一;凱因斯即認為是商品需求的急速降低所致,所以解決之道自然是由政府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來刺激需求;但現任聯儲局主席柏南克便認為是先前的房貸政策使得美國人揹負了高額的債務,而這種泡沫破滅後,就導致了消費的急速縮減,因而引起大恐慌,所以現在他仍堅持寬鬆的貨幣政策使市場的消費不致急速下滑;而諾貝爾獎得主傅利曼則認為是當時政府對銀行的限制措施所致,以致銀行無法對貨幣需求作出回應,因而導致通貨緊縮,所以現在解決歐債的辦法就是傾政府及金融機構的所有力量,防止任何一個國家或大型金融機構倒債,使不致產生骨牌效應,通貨更加緊縮。
    由於長達四年的經濟大恐慌其解決都不是上述任何一位經濟理論大師的方法,而竟是慘烈的二次大戰,所以現在讓人對通貨緊縮的擔憂比通貨膨脹更甚的原因有二:一是到底人類是否可解決緊縮的問題;二是非要付出如此慘烈的戰爭代價嗎?
    其實上述三位大師所論述的方法都可簡單以一句話概括之,那就是“無論如何保住有錢人的荷包最重要”,至於窮人,在必要時必須為困頓的經濟作一些犧牲。聽起來很殘酷,實際既是如此;大恐慌時期政府最後把收購來無法銷售出去的穀物倒到海裡,而也要維持穀價的不墜,卻使得部分非農業州的人民餓肚子;如今各國政府所印出來的鈔票已把商品價格推到人民無以負荷的地步,而聯儲局主席柏南克仍堅持寬鬆的貨幣政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