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6日 星期四

改革就是化阻力為動力



    北宋到了仁宗慶曆三年﹝1043﹞,國家財政已出現嚴重不足的程度,所以范仲淹上呈《十事疏》,力陳改革;當時造成國家財政入不敷出的兩個原因分別是:冗員過多,由於地主豪強兼併土地,迫使農民棄農從軍,使政府員額激增;稅收大幅減少,一方面地主豪強勾結地方官員減免稅,一方面從軍者可享免賦稅及差役的優惠。范仲淹把重點放在澄清吏治上,而無法大量裁汰老病愚昧不稱職的官員,所以一年四個月後就被貶而告失敗。
    雖慶曆新政以失敗告終,但問題依然存在,所以到了神宗熙寧年間,王安石就再此變法;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是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所以像均輸法、青苗法都是由國家直接從事商業收購及資金借貸的業務,希望從中謀取利益,以增加財政收入;但這兩項業務一者有與民爭利之嫌,一者在災害發生時對人民無異雪上加霜,因此更增民怨,這也就是熙寧變法失敗的原因。
    其實北宋年間財政上所出現的問題,就是國家耗費十分龐大,一者來自軍公人員的薪俸過於優渥,一者冗員過多;所以改革的重點就是刪減薪俸及員額。但無論是慶曆新政或熙寧變法都不願觸碰這兩個問題,可見當時眾多軍公人員所構築而成的反改革阻力是如何強大了;改革失敗的結果就是北宋的滅亡。
    今天政府所要面對的問題是經濟,台灣已高喊經濟轉型二十年都仍在原地踏步,傳統產業逐漸外移,而新型產業卻不見到來,這其中最主要的障礙就是開放的腳步遲滯,例如阻礙國際談判的農產品開放問題,人員管制問題,產業保護政策,環保與經濟發展的量化處理問題,這些問題背後都有像北宋年間龐大軍公階層的既得利益集團,他們就是要被改革的對象,而政府所要作的事也就是逐步去除他們的既得利益,轉化而成促進改革的動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