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3日 星期四

危害



    1895年中日簽署馬關條約,日方在條約中要求割讓台灣、澎湖及附屬島嶼,也要求割讓北緯41度以南的遼東半島;後來是俄法德三國出面干涉才把遼東半島歸還;其實這次三國干涉的背後主使者就是俄國,俄國已準備將南滿鐵路修到旅順,為他的中東鐵路在東亞找一出海口。果然1903年7月通車,1904年就爆發了日俄戰爭,戰場就在我國東北的滿洲地區;戰爭的結果是俄國戰敗,把南滿鐵路的權力讓給了日本,並讓中國同意他擁有對朝鮮的主權。所以二次大戰後日本歸還朝鮮半島是由中國負責接收的,由於蔣介石在開羅會議時就主張戰後讓朝鮮獨立,因此便交由當時流亡在中國重慶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使其復國。相較美國代表太平洋戰區受降,而將釣魚台交給戰敗國日本管轄,實有天壤之別。
    不過今天在這裡不深入討論釣魚台問題,而是要討論馬關條約的影響;馬關條約不僅僅影響了台灣的命運,同時間接影響了大陸東北及朝鮮的命運。由於日本在馬關條約後受到三國出面干涉還遼的影響未能遂其併吞東北的野心,但仍在1904年發動日俄戰爭,並取得南滿的控制權,甚至利上滾利還向中國討得朝鮮半島的宗主權;從此這兩地人民的命運就發生了逆轉的變化。
    先說朝鮮,一直是中國附庸國地位的朝鮮,在清末就不斷受到日本的騷擾,甚至內部分裂為親日與親中的兩大派系,日本統治朝鮮後,並無意建設落後的朝鮮,只把它當作日本進出中國東北的門戶,如果以殖民地來論,朝鮮的地位甚至比當時的台灣還低,原因就是朝鮮沒有日本所需要的資源,甚至還需要日本的接濟,所以日本把目光完全放在了中國東北。這一點激起了本來對日本還存有幻想的親日派的反擊,所以儘管日本佔領朝鮮有38年之久,但內部反日的活動卻從未停止過,金日成就是當時的反日英雄。朝鮮的分裂就完全是當地人民反日情緒下的產物,至今仍造成兩韓分裂的局面。
    再說中國東北,東北在日俄戰爭後分裂成以長春為界的南北兩個勢力範圍,長春北面是俄國的勢力範圍,南面是日本關東軍的勢力範圍。俄國由於國內革命的因素,暫時退出遠東的經營,所以也放鬆了對東北的控制;日本當時國內的軍閥力量暫歇,對中國改以外交及借款的方式取得更多利益,所以也放鬆對東北的控制;由於兩股勢力的鬆手,才使得以鬍子出身的張作霖有了發展的空間,這也就是後來掛了中華民國國旗的東北軍。由此看來,東北人比台灣人還要有民族認知上的落差;有一首歌謠中的歌詞是“長白山的東鄰藏猛虎﹝指日本人﹞,長白山的北邊有惡狼﹝指俄國人﹞。唯一能代表東北人的張作霖自然成了依靠,巧的是他在亂世中選擇掛上青天白日旗。無論是北洋政府還是國民政府都從未把觸角伸進這片黑土地,這裡只有日本人侵略後留下的狼藉。
    同樣被日本統治過的台灣人也許不必再浸在過去的歷史中充滿仇恨,但也要睜大眼看清這樣殖民者的真面目,他曾肆虐亞洲,而今還要變造歷史;對過去的暴行沒有絲毫悔意,卻在恢復國力後再現侵略的本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