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自限



    馬爾薩斯在1798年提出《人口論》後,西方社會就開始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進,這一點可以說是巧合,因為馬爾薩斯人口論的基本觀念就是認為人是以等比級數的速率增長,而食物以等差級數的速率增長,在自然條件下食物的增長速度永遠趕不上人的增長速度,因此因爭奪食物而發動的戰爭將永不止息。可是當人類從農業社會邁向工業社會後,生產力大增,不但增加了食物的生產數量甚至也可自遠處運輸並且加以儲存,所以有近一百五十年的時間沒有人再去細究他的理論,直到1970年代。
    1949年中國共產黨建政後,北大校長馬寅初曾於1957年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他的《新人口論》,他認為中國非但食物的增長不及人口增長的速度,連現代化所需的資金及工業原料也遠不及人口的增長,所以勢必要控制人口的增長,此便是計畫生育政策的起源;可是他的論述沒有被毛澤東採納,毛反對的理由─“人多好辦事”,聽起來一點科學根據都沒有,但實際上是馬寅初已被他認定為右派,專挑政府執政的毛病,所以他的論述再科學都屬非我族類的言論,應一併批判。但1970年中共中央已感到人口急速成長的壓力,所以醞釀已久的計畫生育政策直等到1976年毛死後的1978年才正式推出,而且一推出後就實施嚴格的一胎化政策。
    台灣的《家庭計畫》政策,內容也是節育;最初是由農復會的主任委員蔣夢麟向蔣介石提出,但蔣介石詢問許多政府中不同部門的主管後發覺沒有一個人贊同這項政策的,但蔣介石本人卻意識到1949年大批的移民已使這個島嶼承受了過多的人口壓力,如果不暫時緩解壓力,政府的財政恐形惡化,所以即便沒有人贊同,而這項政策卻意外獲得蔣介石的支持,得以與1964年開始實施。
    中國大陸於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政策,當時引進的加工型企業所需的大量勞動力都是在計畫生育以前出生的嬰兒,他們不但在現代化道路上貢獻了勞動力,甚至在2000年以後的加強內需政策上貢獻了消費力,所以曾經被認為是經濟負擔的一代人卻意外地成為了新經濟的貢獻者。兩個馬都沒說中,而不懂經濟的毛卻因一句“人多好辦事”成就了今日的繁榮。
    台灣的經濟奇蹟是指1950年代至1990年代所呈現的經濟表現,當時台灣也以加工出口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礎,其大量勞動力便來自農村與新移民,這些人同樣被當時的經濟學家及執政者視為是消耗政府財政的黑洞,卻也意他們之外的成為後來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
    難道經濟學家都正好說的是反話,或者執政者總是選錯施政的方向,應該都不是,是對未來的臆測都過於侷限於現實的狀況,這種自限也正是我們進步的最大障礙。所以從台灣目前的各種處境悲觀地臆測未來,恐怕也會陷入此危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