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9日 星期六

觀點─活在世界裡



  大家都聽說過摩西率希伯來人越過紅海回到“流著奶與蜜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為什麼說“回到”,其實三百年前他們是從這裡被迦南人趕走的;雖說叫回到這裡,其實摩西帶著他們在沙漠裡流浪了近四十年;如果看過《十誡》這部片子的人,看到摩西拿著一根牧杖花白的鬍子還以為他七老八十了,其實按他死時僅六十歲來推算,當時他帶領群眾離開埃及時僅二十歲罷了,這樣年紀的人不足服眾,所以他要靠《十誡》來馴服群眾。
  片子裡紅海讓出一條路來的神跡的確撼動人心,可是接下來他們在沙漠裡流浪四十年的艱苦卻像被上帝遺棄了一樣,許多人耐不住苦甚至回埃及去繼續當奴隸;由此種種看來猶太人絕不是什麼“上帝的選民”,紅海也不會為他們而讓出一條路來,一切都是杜撰,因為這些歷史皆來自一本叫《舊約》的書,那是一本吹捧自己民族與上帝立約經過的一則神話,像中國人講伏羲與女媧的故事一樣。
  不過早年的希伯來人利用乳酸菌使羊乳發酵而製成乳酪的技術卻讓其他遊牧民族嘆為觀止,甚至利用酵母菌所製的酒也在整個中東世界為之瘋狂,猶太人憑著這兩項絕活賺盡了沙漠裡每個遊牧民族的荷包,他們甚至把賺來的錢貸給那些遊民,最後都要賣身來償債,現在找到最早一張寫在羊皮上的希伯來文古文獻,便是一張以身作抵的借據。
  會賺錢的民族不一定會打仗,所以他們早在西元前一千七百年就被迫遷離了巴勒斯坦,多數人到了埃及,埃及有豐富的農牧產品,但缺乏保存食物的技術,猶太人將盛產的葡萄作成酒,將牛羊乳製成乳製品,還意外將隔夜的葡萄酒拌入麵團中發酵製成了麵包。埃及人與後來的德國人一樣無法忍受國家的財富都集中到猶太人手裡,所以不得已下達了逐客令,留下來的人必需捐出自己財產的一半,猶太人不願自己辛苦所得被盤剝了去,只好選擇離開,這一去便是四十年,也就是傳說中摩西帶領著猶太人在沙漠裡流浪的歲月。
  雖然二戰結束後英美等國同意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建國,然而連年不斷的戰事讓這個國家處在極為緊繃的狀態,同時與阿拉伯世界的人民結下了難以終結的仇恨。我們不僅要問“上帝的選民”難道要如此活在仇恨中嗎?會利用科技與計謀的民族賺得了傲人的財富卻不懂得回饋社會,最終還是要被驅逐。這個故事讓我們台灣人可以學習的是─“不能以自我為中心,更不能用一種自以為是的觀點鄙夷其餘,因為我們活在世界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