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7日 星期日

沒有族群差異,只有爭權奪利。

    台灣近年在推行民主制度的同時,新舊移民間所發生的族群對立問題被特別渲染放大,造成了社會的不安。然而在歷史上正有如此的例子可資參考,那就是三國時蜀漢的情況。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備與孫權聯軍在赤壁大敗曹軍後,就進一步佔據荊州,但荊州也是孫吳所覬覦之地,因此便向西進軍,一舉擊潰了劉璋,佔據了益州。益州從此內部出現了兩種外來勢力,一者是劉璋的舊外來勢力,一者是劉備的新外來勢力。劉璋雖戰敗逃逸,但其黨羽多投降劉備,也在劉備的集團中擔任不同的角色。一直到魏篡漢後﹝公元221年﹞,劉備正式在成都稱帝,並沿襲漢的國號。新舊勢力因都曾是漢的屬臣,所以並未引發國家認同問題,僅限於人事上的傾軋。次年﹝公元222年﹞,孫吳發動夷陵之役,意圖奪回荊州,蜀漢失利,只好退回白帝城。自此蜀漢就只擁有益州,因此內部的爭鬥更趨白熱化,分別以新舊勢力作為相互角力的核心。劉備於次年﹝公元223年﹞病逝,病逝前為穩定內部的情勢,所以特別安排代表舊外來勢力的李嚴﹝後改名李平﹞作為顧命大臣,和諸葛亮一正一副,以安撫衝突雙方。
  李嚴升為中都護後,就一直留鎮永安﹝重慶附近﹞,並不在成都供職,所以算是諸葛亮的新外來勢力將他隔絕於權力核心以外的作法。可是李嚴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屢次向成都方面要脅要晉官加爵,朝廷只好為息事寧人而滿足他。最後竟要求要劃出一巴州來,讓他作巴州牧,這分明是要與諸葛亮益州牧平起平坐的政治要脅。諸葛亮認為再容忍也已無法安撫他,他已嚴重破壞了國家的團結,所以準備將其拔除。
    建興九年﹝公元231年﹞,諸葛亮率軍第四度出祁山北伐曹魏,命李嚴在後方督運軍糧,可是這時正值夏秋之際,天降大雨,使糧草的運輸困難,於是向諸葛亮復命說:糧草無法及時運抵,勸其撤軍。諸葛亮也同意撤軍,但人還沒回到成都,就傳出諸葛亮懼戰撤軍的謠言。李嚴甚至編造諸葛亮將假裝撤軍誘敵深入的傳聞,完全撇清自己無法及時供糧的責任。諸葛亮到了成都後,眼見謠言四起,就將其與李嚴往來的書信都公開,証明了李嚴的一派胡言,李嚴見此,只好向諸葛亮謝罪。本以為諸葛亮會像以往一樣輕饒他,沒想到諸葛亮竟上書將其廢為平民,流放至梓潼。
    台灣在兩蔣執政時代,確實在朝者以外省族群居多,到了蔣經國時期,便有所謂“吹台青”運動,大量起用本省籍菁英,當時為首者有謝東閔、林洋港、李登輝等,李登輝由於是以學者身分拔擢為政務委員,所以深受蔣經國的器重,且其偽裝自己為三民主義信徒,遂使蔣經國提名為副總統人選,不料經國先生猝逝,李氏便接掌政權,並一路排擠異己,培植自己的勢力,至今甚至以提倡台獨,重新制憲,更改國號,恨不得撕裂國家分裂社會,此與蜀漢時的李嚴何異?惟國家沒有諸葛亮般能透析奸佞之臣,憾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