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政治上的視網膜效應



  如果有人擁有一輛顏色較不平常的車,他就會開始發現其實這種顏色的車並不如別人口中說的那麼稀有,大街小巷甚至高速公路上隨處可見;又如開始懷孕的婦人,她的眼睛耳朵就對孕婦放大處理,結果使她覺得她周遭到處充滿孕味;這就是卡內基所說的視網膜效應。意思是當我們擁有 件東西或一項特徵時,我們會比平常人更加注意別人是否與我一樣具備這種特徵。
  同時期有一位查爾斯‧哈尼爾的人也提出一種叫“吸引力法則”的理論,意思是凡人所想的感覺到的任何事物都會吸引相關的人、事、物、情境等到他所處的實境中來。
  這兩種理論似乎都認為人在大腦中所思考的人、事、物、情境等都會透過我們的感官向外搜尋,擴大類比的尺度,使感同身受。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呢?也許這是大腦的一種特殊記憶模式像〈印刻效應〉一樣讓人能在原始的生活中更有適應環境的能力;譬如人在原始生活中看到鮮豔欲滴的果實就代表可食用的反射式思考一樣,於是我們能快速從結實纍纍的果樹上採集我們要食用的果實。
  但進化到現在,人類這種反應卻出現了正反兩種影響;一種正面的影響是我們對自己所擁有的優點透過感官向周遭不斷搜尋,意圖証明物以類聚,並藉著對別人同樣的優點加以讚揚而擴大其效果;另一種負面的影響是對自己的缺點也不斷透過感官對外搜尋,想找到同樣的缺點,為自己辯護,其影響就是不但不能更正自己的缺點,甚至因為有了“別人還不是一樣”的理由而合理化自己的缺點。
  在政治上這種負面影響是極其廣闊的,例如執政者為了表現自己的執政成果常拿一些機構的年度調查排名來為自己辯護,如果該項調查是正向的,則大家尚可取信;而如果整體是負向的,那就是在比爛了;有什麼值得沾沾自喜呢?在野黨批評政府的施政卻始終不能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或只針對個人作批評,也許背後就是為當年自己的執政不好在找藉口,或影射自己的缺點;例如當大家問下野的民進黨為何執政時不改革18%及年終慰問金,他們的理由竟是當初在野的國民黨不肯合作;既然民進黨在朝在野都無法改革,那麼讓選民投票給他的意義何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