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鐵與血


  俾斯麥出生於東普魯士地區的沒落地主家庭,俗稱的容克,用我們的語言講就是鄉下的田僑;當時德國已有大批靠工商業致富的人,他們是馬克斯所謂的資產階級,照我們的話說就是暴發戶。俾斯麥雖在勤儉務實傳統的容克家庭裡出生,可是他有一個來自資產階級家庭的母親,因此很小就把俾斯麥送到柏林去唸書,同學大都來自資產階級家庭,所以對他這個穿著土氣,還有怪腔怪調的容克之子很是排斥,所以他從小的讀書經歷就很悶不快樂。
  俾斯麥選擇其他同學都不喜歡的語文課,十二歲竟就學會了英語、法語、俄語、波蘭語、荷蘭語,這也是他後來從政自外交官幹起的原因。
  1848年全歐洲爆發了一場平民與貴族爭權的暴動,普魯士也不例外的捲入;可是在普魯士的平民卻都是那些工商界人士,他們主要是抗議政府的權力都歸於貴族;後來被腓特烈‧威廉四世鎮壓。俾斯麥當時也擠往柏林湊熱鬧,途中遇到逃難的威廉一世王妃,還邀請他支持,但遭俾斯麥的拒絕;沒想到十年後俾斯麥與威廉一世成為政治上最好的搭檔,成功的促成德意志的統一;但由這件事讓我們也看到俾斯麥這個人的謹慎與務實。
  俾斯麥“鐵血首相”的外號來自他初登首相時對下議院的一場演說,他說:“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所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許多後世解讀鐵血二字都不能切中實義,真正鐵指的是實力,血指的是鬥志;當代最大的問題就是德國的統一。德國當時不能統一的主要原因是北部的丹麥,東部的奧匈帝國及其背後的俄羅斯,還有控制南方的法國,在當時這些強鄰都不願德國統一,因為他們各有利益於其中。
  這段演說的內容固然精彩,卻在政治上泛起波瀾,因為那些外國勢力所扶植的地方勢力正醞釀反彈,威廉一世召見俾斯麥時跟他說:過些時候他們會先在我的窗前砍下你的腦袋,然後再砍我的。俾斯麥回答說:既然要死,何不死得體面些?與其死在絞刑架上,我寧願死在戰場上。這句話鼓舞了威廉一世,從此兩人關係更加緊密。
  若要攘外必先安內,他首先通過一些拉攏勞工的法案,例如保障勞工的立法,這使得在國內本來吵得沸沸揚揚的社會主義運動伸展不開,而民族主義的聲勢高漲。
  從1861年至1870年十年間共掀起了普丹、普奧、普法三場戰役,並且都獲得顯著的勝利;但俾斯麥並未趁勝追擊,也並未分割他國領土,甚至在戰後洽談和約時,俾斯麥都展現寬容優渥的姿態,只求維持德國的統一。由這一點看,俾斯麥是一個有為有守的政治人物,也因此使德國在中歐屹立不搖。
  俾斯麥雖然出身背景有點極端保守,但他的目標很清楚,手段也很鮮明,所以他能團結全國的力量使不致分散,達到目的後又能妥善維護成果,這些就是今天許多政治人物要學習的地方;而不是以一種別人不認同的目標作為標的,以一種別人不以為然的手段作為步驟;失敗後,又各自躲進自己的支持者中尋求同情,最後必定虛耗而使社會更分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